资料中心

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微球的合成(英文)

编号:NMJS02306

篇名: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微球的合成(英文)

作者:宋兴福; 杨晨; 汪瑾; 孙淑英; 于建国;

关键词:三水碳酸镁; 碱式碳酸镁; 形貌; 热解;

机构: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

摘要:介绍了一种便利的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微球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分为三水碳酸镁(MgCO3·3H2O)前驱物合成与其在水中的热解制备过程。采用搅拌诱导结晶辅助陈化的方法合成前驱物,得到长约115μm,长径比约10.4的均一微棒,将微棒在353.2 K的水中热解,即可得到由弯曲的纳米片组成的具有"卡片箱"结构(house of cards)的玫瑰花状多孔碱式碳酸镁微球,微球直径为30~60μm,平均约40μm,具有良好分散性。研究了热解过程中的形貌转变和相转移过程,采用XRD,FTIR及SEM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MgCO3·3H2O在较高温度下因不稳定而溶解,形成局部过饱和,生成无定形颗粒,并在微棒上成核结晶为4MgCO3·Mg(OH)2.4H2O纳米片。纳米片由与微棒附着部位向外生长,形成玫瑰花状微球,微球长大伴随微棒的消溶,生长在棒上不同部位的颗粒在微观结构上将留有不同痕迹。分析认为热解转变过程是(MgCO3·3H2O)溶解-无定形物生成-(4MgCO3·Mg(OH)2·4H2O)结晶的过程。

最新资料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会员体系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