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 LIBs) 在过去的20 年里已经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相机和手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目前使用的基于插层机理的阴极 如LiCoO2、LiMn2O4和LiFePO4等已接近理论能量密度极限,不能满足电动汽? EV)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HEV) 和电网储能的需求[1?]。为满足大型储能设备的要求,寻找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替代电化学活性材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这些阴极材料中,? S) 因其1675 mAh /g 的高比容量和2600 Wh /kg 的高能量密度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其能量密度是经典商用LiCoO2阴极?0 倍。此外,硫还具有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硫材料本身的绝缘特性、体积膨胀、多硫化物的穿梭现象等问题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导致锂硫电池库仑效率低、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寿命差??]、/p>
为了解决上述挑战,一个有效的策略是使用导电材料来容纳硫并拦截多硫化物,如炭黑?],科琴黑[8],super P?]等。传统二维碳材料无法有效的传输离子,因此,本工作采用三维碳纳米管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增加电池整体导电性和离子传输性能。碳纳米管正极材料在?. 5 C 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放电容量高?80 mAh /g。在循环100 圇/p>
后,容量保持?86 mAh /g、/p>
1 实验
1. 1 碳纳米管的制备流稊/p>
?00 mg 的未经处理的碳纳米管,在80 mL 硝酸( 60 mL)和硫? 20 mL) 的混合物中回流,80 ℃温度下搅拌12 h。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经离心收集,收集产物?0 ℃温度下干燥12 h、/p>
1. 2 碳纳米管/硫正极的制备
将硫与碳纳米管在质量?? 条件下混合,得到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收集混合好的粉末被转移到反应釜中,?55 ℃条件下加热12 h。阴极是由混合浆? 80wt%碳纳米管/硫,10wt%Super P ?0wt% PVDF 粘结? 涂布在铝箔上,并?0 ℃真空条件下干燥12 h、/p>
1. 3 材料表征
使用SEM( 日立,SU8010) ; 和HRTEM ( G2 F20FEI TecnaiG2 F20?00 kV) 。晶体结构的特征X 射线衍射( PANalyticalX'Pert PRO,monochromated Cu Kα radiation 40 mA?0 kV)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化合物中硫、碳的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 TGA) 对复合材料中硫含量进行了测试、/p>
1. 4 电化学测诔/p>
将硫电极切成圆形片作为工作电极。电池壳选取2025 型电池壳,以Li 金属为负极,硫电极为正极,Celgard 3501 作为隔膜在手套箱中组装电池。其中电解质构成为由1 mol /LLiTFSI 在DOL 和DME( 体积比为1?) 的溶剂组成。循环伏安测试在1. 5 3. 0 V 电压区间由CHI660D 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测试。通过PARSTAT 2273 电化学系统进行EIS 测量,研究了电荷转移动力学,频率范围设置? mhz ?Hz 之间,交流信号下的振幅为10 mV。采用新威电池测试系统用来进行充放电测量,电压窗?. 7 2. 8 V ( 1 C 等于1675 mA/g) 、/p>
2 结果与讨讹/p>
2. 1 穿梭效应的抑刵/p>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 锂硫电池以硫为正极反应物质,以锂为负极。放电时负极反应为锂失去电子变为锂离子,正极反应为硫与锂离子及电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正极和负极反应的电势差即为锂硫电池所提供的放电电压。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锂硫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反应逆向进行,即为充电过稊 锂硫电池放电过程中会生成多硫化锂溶解到电解液中并扩散到负极表面,这造成活性物质的损失和金属锂表面的钝化。锂硫电池在放电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中间产物,Li2S8、Li2S6、Li2S4,这些中间产物会产生穿梭效应,从而使最终的产物是电子绝缘体,这就降低了其反应的动力学速率,使电池的倍率性能下降、/p>
通过采用XRD 测试分析了碳纳米管晶体结构,如图1 所示。通过SEM 测试( ?) ,在不同放大倍率( 50. 0 k?0. 0 k?5. 0 k) 下,可以看出碳纳米管生长分布均匀,直径在30 ?0 nm,长径比适中的碳纳米管可以有效地与活性物质硫相结合,在反应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p>
2. 2 电化学性能测定
为了进一步验证改善后的碳纳米?硫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对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进行相应电化学测试,如? 所示,?. 5 C 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80 mAh /g,循?00 圈后,容量为586 mAh /g,从循环性能上看,该材料所制备电池稳定性良好、/p>
2. 3 正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
为了更深入了解该电池充放电中的动力学过程,我们对该电池进行了循环前后的交流阻抗测试,如图4 所示,碳纳米管/硫正极材料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通过循环伏安测试可以看出曲线极化较小,证明碳纳米?硫正极材料有效的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通过交流阻抗测试可以得出,碳纳米?硫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内阻较小,证明电池本身有利于离子传输、/p>
3 结论
采用三维碳纳米管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增加电池整体导电性和离子传输性能的同时,碳纳米管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碳纳米管正极材料在?. 5 C 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放电容量高?80 mAh /g。在循环100 圈后,容量保持在586 mAh /g。本工作为同时实现高性能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p>
出自广州化工
韩伟
( 江苏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25300)
1965


- EVA型热熔胶书刊装订强度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
- 自动热压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用户论文 ▏化学吸 ▏铱-铼共沉积乙醇处理后SiO2载体催化剂应用在甘油氢解反应
- 为什么近期单壁碳纳米角(CNH)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a>
- 为什么介孔SiO2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a>
- FRITSCH飞驰球磨——不锈钢介导的水中球磨条件下定量H2生成实验研究
- 为什么MoS2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助力纳米纤维在心血管组织再生中的研穵/a>
- 磷酸化修饰鬼臼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a>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a>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刵/a>
-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 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的关系
- 勃姆石专用气流粉碎机分级机打散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