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装固体颗粒物料流动测试方法目前国内测试粉体的流动性能力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对研究性的科研部门来说,数据太过于表面,无法对粉体本身的内在性质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为广大粉体从业者或者研究性机构提供新的国际上通用的粉体分析方法通过对粉体的流动函数,内摩擦角,壁摩擦角及体积密度这个四个函数的分析来描述粉体的流动能力及分析粉体的潜在性质.本测试方法涵盖了用于测量散装固体在连续流动和储存名/p>

?)动态法即连续流动色谱法,是在液氮温度下样品处于流动的含氮气氛中进行氮吸附,在不同的氮分压下达到吸附的动态相对平衡,如果使样品管离开液氮并升至室温,样品会将所吸附的氮气全部脱附出来,动态氮吸附仪每测定一个压力点均需使样品管从液氮杯中进出一次;? 动态法是靠使用氦气作为载气(因为在液氮温度下氦气不会被吸附),通过调整?氦比例,或者通过控制?氦的流速,在不改变混合气体压力的条件下得到不同皃/p>

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用于检测与分析粉体材料的表面特性:比表面:单位质量粉体的总表面积(m2 /g)孔径分布(孔隙度):单位质量粉体表面孔容随孔径的变化,包括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孔?孔径分布、最可几孔径等氮吸附 超细粉体表面十分复杂,对其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无法直接测量,氮吸附法利用固体材料的低温物理吸附特性,用氮分子做“量具”,测出粉末表面的氮气吸附量,进而采用各种物理模型,准确计算出比表面及孔宸/p>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气体尤其是可燃性气体和毒性气体的检测监控,已成为当前工业、民用、国防、运输等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对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如何降低工作温度和缩短相应温度、时间等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各种气体的检测主要还是针对氢气、硫化氢、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氨气、乙醇、液化石油气(LPG)、管道煤气等还原性气体和有毒气体为主

超细粉体颗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比表面能,处于热力学极不稳定状态,在制备和后处理过程中极易发生粒子凝并、团聚,形成二次颗粒,使粒子粒径变大,最终在使用时失去超细粉体所具备的特有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超细粉体的分散技术是超细粉体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因此,检测超细粉体的分散性能,成为了一项评估超细粉体技术质量水平的重要项目。超细粉体通常是指尺寸大约?nm?μm之间的微小固体颗粒,由于此状态下

本标准规定了硬质泡沫塑料开孔和闭孔体积百分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含有由聚合物隔膜或孔壁分割成许多小泡孔的泡沫塑料,这些泡孔可能是开孔的(相通的)或闭孔的(不相通的)或这些类型的复合 本标准代替GB/T10799—1989。本标准与GB/T10799—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试验仪器结构和操作方法改变:GB/T10799—198 中分别采用压力变化法和体积膨胀法测量不可透过体积,所?/p>

氦气主要是标定样品管的死体积用的,也叫氦气定量技术,样品管的体积数值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仪器的测试数据,在没有氦气定量技术前,仪器设计者一般是采用样品管定值的方式来进行运算,即在软件中输入一个样品管的体积值,所有的数据运算均使用这一数值,但由于以下几点原因会造成这个样品管体积数值出现误差并影响最终运算:1,样品管都是手工制作,在体积重覆性上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生产标准,2,在每次测试中由于材料和装样量的丌/p>

材料的孔隙率与空隙率 (1)材料的孔隙率 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它以P 表示。孔隙率P的计算公式为: P ——材料孔隙率,%; V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 材料内部除了孔隙的多少以外,孔隙的特征状态也是影响其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的孔特征表现为,孔隙是在材料内部被

一,气体吸附法1.测试原理:根据低温氮吸附获得孔体积,从而得到孔隙率。该方法只能获得200nm以下尺寸孔结构的孔体积,无法表征200nm以上孔的信息,对于大量滤膜不适用2.孔径测试范围?.35-500nm3.测试膜材料孔径缺点:测试孔径范围0.35-500nm;对于微米级别的孔则无法测试;隔膜材料中通孔的孔喉直?即通孔最窄处的直?是最关键,最重要的,而氮吸附测试不区分通孔和盲孔,所以孔径测诔/p>

高压气体吸附测试是评价材料在高压状态下对某种气体吸附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某一恒定温度下,通过向一密闭腔体中投入一定量的吸附质气体,通过吸附前后腔体内压力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计算得到样品在该温度下的吸附量。改变投入气体的量,可测试得到样品在不同分压下样品的吸附量,也可得到样品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因此,高压气体吸附测试被广泛应用在储氢,页岩气,煤层气,分子筛,活性炭等材料的高压吸附领域

- EVA型热熔胶书刊装订强度检测与质量控制研究
- 自动热压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用户论文 ▏化学吸 ▏铱-铼共沉积乙醇处理后SiO2载体催化剂应用在甘油氢解反应
- 为什么近期单壁碳纳米角(CNH)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a>
- 为什么介孔SiO2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a>
- FRITSCH飞驰球磨——不锈钢介导的水中球磨条件下定量H2生成实验研究
- 为什么MoS2在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 飞纳台式扫描电镜助力纳米纤维在心血管组织再生中的研穵/a>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a>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刵/a>
- 压实度与密实度的区别
- 振实密度和压实密度的关系
- 勃姆石专用气流粉碎机分级机打散机
- 国产新品泡沫起升仪可替代德国for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