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破碎机企业大多是以产品的低价位入市的,这似乎成为一种惯例。但若据此而认为民?strong>破碎朹/strong>企业无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则有失公允。平心而论,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七八年前或更早些时候出道的民营破碎机企业,起步之际,即不占天时,又不占地利,蜷曲在一个尚不宽松的政策环境里,又遭遇着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打压,只好最大限度地运用低成本优势,去攻击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软肋、/p>
民营破碎机企业,无论现在的成色如何,创业之初多是小打小闹:几间租来的厂房、几台廉价购置的设备、几套简易的办公桌椅、几个亲朋好友、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启动资金,就见证了他们的开业大吉。从这些小门小户走出来的第一批产品虽不乏精品,但仍限于单一型号和小批量。这些企业如今在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之后,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得不走上第二次创业之路、/p>
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猛增。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条件变成了制约发展的桎梏。他们常常产生鸿鹄蜗居雀巢之感。为抓住发展的机遇,他们必须以一个崭新的形象来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p>
其次是财务费用迅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加大,使本来并不充裕的流动资金开始出现短缺。为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还必须要构建起有精通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善于市场营销的人才、出色的科研创新人才、熟谙现代化装备的高级技工所组成的高素质精英团队。但这是以高薪为代价的。在人们对民营破碎机企业固有的偏见依稀尚存的情况下,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实现引才、聚才、留才、/p>
第三是科研投入成倍增长。民营破碎机企业当初问鼎市场,是有老本可吃的。必须不断超越自我、推陈出新,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竞争力。此外是销售费用与日俱增。以提篮小卖为最初营销模式的民营破碎机企业,在跨入规模经营的门槛之后,为扩大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广告宣传支出成了销售费用的重头戏、/p>
雄心勃勃的民营破碎机企业,并未因低成本优势的弱化而失落。他们作为曾经的弱势群体,在艰难的抗争中早已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作为最简便、最原始的价格竞争,只是一个企业在初级产品、初级规模这一初级阶段时的伴生物,是决胜市场的权宜之计。随着企业的进步发展、产品的升级换代,这一竞争手段必然退居其次、/p>
确实,在历经了多年的卧薪尝胆之后,走上成功之路的民营破碎机企业,多已拥有了卓越的产品和知名的品牌。就产品而言,他们不仅在某一领域、某一目标市场独领风骚,且具备了与国外名牌一决高下的实力。名品托起了名牌,而名牌又成为民营破碎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最大亮点和卖点。据此优势,他们决不甘心让黄金卖个铜价,也没必要再热衷于价格战。他们能有今天的如日中天,仰仗的再也不是价格优势,而是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p>
萌芽于市场经济的沃土,又几经寒暑走向成熟的民营破碎机企业,虽因低成本优势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竞争力优势,但却以迅速形成的名品和名牌的强势,收获着国内外两大市场。这一既成事实,对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冲击将更大,其影响也将更深远、/p>
国内机械行业只有团结一心,紧跟国家的相关政策,才能让中国的机械设备-破碎机、大型选矿设备等在世界机械制造上占领领先地位、/p>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