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硅基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近年来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以及丰富的资源储量等优势,逐渐成为负极材料领域的热点,并形成了百亿级别的市场赛道。据相关报告预测,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规模将以较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美元级别。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持续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硅基负极材料的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br/>
图片来源:pixabay
硅基负极赛道火热
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最早始?996年,由日本日立化成首次发明,?015年以?017年开始逐步应用于消费类和动力类电池领域。目前,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相关技术在这一领域处于较早且领先的地位。除了日立化成之外,还有其他厂商如日本信越化学、韩国加德士、韩国大洲以及美国安普瑞斯(Amprius)等在该领域具备技术优势、/p>
而在中国传统负极材料行业,几乎所有企业都宣称在建设硅负极产线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中包括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中科星城、国轩高科、翔丰华等企业。在新兴创业公司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硅负极企业,即便实际收入较低,也在一级市场广受投资人欢迎、/p>
经统计,硅基负极企业目前上市公司10家,国外8家,非上市公?6家,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企业属于非公开暂且不列在此、/p>
上市公司?0家):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胜华新材、翔丰华、硅宝科技、杰瑞股份、中科电气、国轩高科、新安股份、/p>
国外企业?家):信越化学、日本昭和电工(日立化成)、韩国大洲电子、美国Group 14公司、美国安普瑞斯(Amprius)、Sila Nano、Enevate、NEO Battery Materials Ltd.、/p>
非上市公司(26家):天目先导、凯金股份、金硅科技、兰溪致德、碳佳科技、宸宇富基、碳一能源、常州硅源、壹金新能源、联创锂能、创普斯、上海昱瓴、金汇能、江苏载驰科技、洛阳月星、格源新材料、江门和创、物科金硅、索理德、上海锂凰、星汉纳米、江苏积力环保、华智雄材、埃普诺、国佳(内蒙古)、天诺聚能新能源、/p>
除了负极材料企业,电池企业也纷纷进军硅基负极赛道、/p>
早在2020年,特斯拉发布的4680圆柱电池就采用了硅基负极,该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达300Wh/kg?nbsp;
其他入局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力神电池等。同时,硅基负极电池装车提速,国内市场上,蔚来、智己等品牌旗下车型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国际市场上,奔驰电动大G(EQG)等开始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p>
固态电池负极材斘/strong>
进入2024年,固态电池同样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多家企业也争相发布了固态电池成品,从成品来看,硅基负极无疑成为固态电池的首选材料之一、/p>
广汽埃安固态电池负极采用第三代海绵硅负极片技术(新型纳米硅复合负极),通过活性纳米硅的非晶化、高强度3D多孔支撑体、快离子导体包覆等技术的应用,负极可逆容量达?500mAh/g,为现有石墨材料?倍;较常规硅负极材料膨胀率下?7.5%,循环稳定性提?40%、/p>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负极采用三维介孔硅负极,这种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可以增加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三维空间结构可以为硅的体积膨胀提供一个缓冲层,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这款全固态电池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000次以上,可以轻松实现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百万公里行驶里程、/p>
政策支持,硅基负极赛道畅衋/strong>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例如,《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2021-2023?》、《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为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p>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发布,其中鼓励类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这表明政府对负极材料行业的支持和鼓励、/p>
国务院发布的?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动中国实现“十四五”期间的节能降碳目标。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0%左右,这将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间接利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p>
2024?月,工信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024年本)》,硅碳负极比容量要求提升至480mAh/g、/p>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如《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政策,为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p>
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硅碳负极材料行业技术进步,如《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这将有助于提升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和降低成本、/p>
小结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扩张,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在这一背景下,硅碳负极材料凭借其显著提升电池性能的能力,正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需求量预计将持续攀升、/p>
技术革新是推动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研发投入的加大,硅碳负极材料的生产成本正逐步降低,这不仅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也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铺平了道路。成本的下降使得硅碳负极材料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政府对新能源材料行业的持续支持和鼓励,为硅碳负极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p>
参考来源:
硅基负极:新技术大变天 谁是中国的G14.千乘资本
国内?4家硅基负极企业最新盘?材料汆/p>
硅碳负极行业2024年政策盘点及行业机遇.鑫椤资讯
硅基负极材料的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粉体罐/p>
电池企业竞逐这一负极材料赛道?电池cbu
各部门官网、企查查、网络公开信息筈/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