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3?9日晚,威华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致远锂业4万吨锂盐项目首条1.3万吨生产线正式投产。随着碳酸锂需求的增加,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建立碳酸锂生产线,扩充锂盐产能。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今年的新增产能比较多,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真正能落地的产量不多,2018年碳酸锂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br/>
建成速度最快的万吨级生产线
?.3万吨锂盐项目?017?月全面动工到建成投产仅仅只用?0个月的时间。这是全国乃至全球建成速度最快的一条万吨级生产线,也是一条基础锂盐领域全球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威华股份董事长王天广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p>
据王天广透露,这条生产线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做到了?个高”:产品品质高、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原料选择的灵活性高(能够适应不同锂矿石原料)、产品的可定制化程度高、节能程度高和环保绿色程度高、/p>
公司表示,致远锂?万吨锂盐项目首条生产线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公司锂盐业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有利于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并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公司也将集中力量保障致远锂?万吨锂盐项目剩余产能?018年年内建成投产,以尽快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p>
致远锂业总经理姚开林表示,一?.3万吨包括8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及5000吨氢氧化锂。今年锂盐产量将达到9000吨、/p>
在原料供应上,王天广表示,除了美国雅保锂矿供应外,公司与另一澳洲企业签订了长单供应合作,同时盛屯集团控股的金川奥伊诺矿业有望在今年年底获得采矿证。“另外,我们还将积极洽谈国内外锂矿收购项目,达到多种渠道供应原材料,保障生产。“/p>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一般碳酸锂项目建设周期需要一年半,后期设备还需要进行调试,时间?-6个月,随后进入产能爬坡阶段,最后才能全部达产。公告也表示,致远锂业首条生产线从投产运行到全面达产尚需一定时间,且未来的市场变化、剩余产能的建设进度是否能按预期计划完成等尚存在不确定性、/p>
加大布局锂盐产能
受益于下游锂电池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上游锂产品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各路资本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多家上市公司经过近两年的布局,陆续建立锂盐生产线,产能得到扩充、/p>
最新年报显示,天齐锂业目前拥有锂盐产能3.4万吨/年,包括0.5万吨氢氧化锂?.9万吨碳酸锂。此外,公司在澳洲建设的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4万吨预计2018年底竣工,二期有?019年底竣工。同时,遂宁2万吨碳酸锂项目即将启动,预计?020年公司锂盐产能将超过10万吨、/p>
赣锋锂业方面,据了解,截?017年末,公司锂盐加工产能已经接?万吨/年。赣锋锂??5日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新建2万吨氢氧化锂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正在试车阶段。目前仍然在建的1.7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计划?018?季度投产,预计公司锂盐加工产能有望在2018年底达到7.7万吨左右、/p>
江特电机日前公告称,公司子公司银锂公司年?000吨碳酸锂生产线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成功达产。同时,公司近日表示,新的生产线已于2017?月开工,分别为应用锂云母生产1万吨碳酸锂和应用锂精矿生?.5万吨碳酸锂,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建成达产后公司碳酸锂产能将达?万吨、/p>
雅化集团公告显示,按照建设规划,公司将分两期扩产4万吨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目前,公司拥有兴晟锂业(全资)6000吨氢氧化锂产能,国理锂盐(持?6.26%?000吨氢氧化锂和7000吨碳酸锂产能,合计产?.8万吨。一期扩产完成后公司将拥有锂盐产?.8万吨、/p>
贤丰控股3?5日表示,根据项目建设规划,争?019年下半年建成一万吨产能的碳酸锂生产线、/p>
盐湖提锂方面?017?月,藏格控股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进行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的建设,建设周期约?8个月。而藏格锂业今?月称将力争于2018年下半年陆续投产、/p>
2017?2?7日,科达洁能与盐湖股份同时公布了产能扩产计划。蓝科锂业(科达洁能参股公司)拟在现?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扩产后生产规模将达到3万吨/年碳酸锂。盐湖股份拟筹划启动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除了与蓝科锂业扩?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外,还包括和盐湖比亚迪新建年?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p>
2018年锂盐供给仍然偏?/strong>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018年,全球碳酸锂供?8.79万吨,需?5.29万吨,过?.5万吨;国内碳酸锂供给14.13万吨,需?4.59万吨,供给缺?.45万吨?019年供?9.36万吨,需?7.36万吨,过?万吨?018年碳酸锂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p>
据上海有色金属网统计?018年全国锂盐规划总量?5.05万吨,其中碳酸锂增量17.25万吨,氢氧化锂增?.8万吨、/p>
相关公司对碳酸锂未来的价格走势也持乐观态度。天齐锂业此前表示,预计碳酸锂价?020年前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是真实增长的,新进入者成本高,短期内形成价格支撑?021?023年大部分产能释放后,市场供求达到平衡,价格可能出现调整,但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较低、/p>
但也有机构对新项目的投产放量进度持谨慎怀疑态度。上海有色金属网认为,除产能投产进度值得商榷外,原料方面,目前过剩的原料主要为锂原矿,而由原矿制成的碳酸锂能否大规模应用在动力正极材料领域,仍值得追踪。其预测2018年新增碳酸锂供应不超?万吨,氢氧化锂供应增量不超过5万吨、/p>
广发证券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巨国贤对记者表示,锂价持续上涨,企业纷纷布局锂矿资源及锂盐加工,表内规划产能富足;但新建产能(尤其是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真正释放的时间、产量、产品质量及持续稳定性等存在不确定性。考虑环保标准、建设周期和客户认证等关键因素,结合同业历史产能释放进度,预计全球锂矿资源及锂盐加工产能集中?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放量,今年整体供给增量有限、/p>
此外,巨国贤指出,由于持续稳定、优质可靠的高端电池级锂盐产品供应变动敏感度很高,因此盐湖锂高杂质、锂辉石低品位、锂矿产能错配等因素均会导致其供给紧缺、/p>
国内盐湖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受天气、能源、交通等因素影响,盐湖实际产量不确定性高,同时新增产能释放也受到工艺技术、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中国约占全球盐湖提锂产量的10%,预计该占比将长期维持低位、/p>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近期多家公司陆续公告已在盐湖中成功提取碳酸锂,但多为试验性项目,尚不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