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为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的,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的优点;其莫氏硬度?.5级,通常有黑碳化硅和绿碳化硅两个常用的基本品种,都属α-SiC、/span>
①黑碳化硅含SiC?5%,其韧性高于绿碳化硅,大多用于加工陶瓷、耐火材料和有色金属等、/p>
②绿碳化硅含SiC?7%以上,自锐性好,大多用于加工硬质合金和光学玻璃以及精磨高速钢刀具、/p>
碳化硅在汽车、机械化工、环境保护、空间技术、信息电子、能源等领域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在很多工业领域性能优异的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结构陶瓷、/p>
碳化硅的制备方法简介:
近年来,在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超细碳化硅粉体制备的方法,主要归为三种: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nbsp;
A.固相法:碳热还原法、Si与C直接反应法(包括高温自蔓延合成法和机械合金化法)、/p>
B.液相法:溶胶—凝胶法、聚合物热分解法和溶剂热法?nbsp;
C.气相法: 气相反应沉积法(CVD)、等离子体法、激光诱导气相法、/p>
不同制备工艺制得的产品性能有一定的差别。目前,碳化硅粉体制备技术日趋完善:
固相泔/strong>原料便宜、质量稳定、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液相泔/strong>可制得纯度高的纳米级微粉?nbsp;
气相泔/strong>所得粉末纯度高,颗粒团聚少,组分易于控制,但成本高、产量低,不易实现大批量生产、/p>
碳化硅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是碳化硅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前瞻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占据全?5%左右的份额 此外,中国还占据了全?0%左右的消费市场份额、/p>
但是我国碳化硅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多数企业的开工率不足5成。具体为黑碳化硅约为60%,绿碳化硅为30%,综合开工率?0%。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企业整体只能维持微利、/p>
中国碳化硅产能利用情况(单位?(/strong>
由于碳化硅是资源性商品,2013年以前我国对碳化硅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制度,抑制了碳化硅的出口?013??日,商务部取消碳化硅出口配额之后?013年碳化硅出口量激增,?012年增?4.13%?017年我国碳化硅出口量为38.39万吨,同比增?8.71%。日本、美国、韩国为我国碳化硅主要出口国家、/p>
2011-2017年我国碳化硅出口量走劾/strong>
碳化硅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显示了其优良的性能,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中碳化硅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其触角几乎伸遍了所有的工业领域。可以预见,碳化硅将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