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青藤碱是中药青风藤植物根茎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镇痛、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过敏、释放组织胺、影响胃肠道活动等药理作用,临床使用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风湿病,需要长期服药。缓释制剂具有服药次数减少、体内血药浓度平稳,从而使患者服药顺应性增加等优点。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制剂,其混合过程的均匀性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疗效。
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是一种具有缓释特性的药物制剂,其粒径通常在0.5-1.5mm之间,表面光滑,颜色均匀。这种微丸的制备过程中,混合是一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释放特性。混合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将活性药物成分与各种辅料充分均匀地混合,以确保每颗微丸中的药物含量一致。
在混合过程中,微丸的运动状态和分布情况是判断混合均匀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混合终点判断方法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或通过取样检测来确定,存在主观性强、精度低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实时、客观地监测混合过程并准确判断混合终点的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机器视觉(MV)、机器嗅觉(电子鼻)、机器味觉(电子舌)等智能感官技术的商业化产品相继出现,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将各种图像处理技术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技术结合起来,将客观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外观特征数字化,抽取物体的外观特征参数并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客观化鉴定或评价。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混合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终点判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高分辨率工业相机、LED光源、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工业相机安装在混合设备上方,能够实时捕捉混合过程中微丸的运动状态和分布情况。LED光源采用环形布置,确保混合区域光照均匀,减少阴影干扰。图像采集卡负责将相机捕获的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探索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混合过程终点判断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视觉系统和开发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混合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终点准确判断。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的生产质量,也为其他药物制剂的混合过程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机器视觉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混合过程的智能化和自适应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药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以“从粉体技术,论制药工艺”为主题,2025年3月13-14日www.188betkr.com 将在江苏南京紫晶国际酒店举办“2025第七届全国医药粉体制备及物性表征技术高峰论坛”。届时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李文龙副研究员为大家带来《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混合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讲人将分享研究心得,研究制备了盐酸青藤碱的4小时胃溶缓释微丸和8小时肠溶缓释微丸,考察了其溶出稳定性、物理外观和化学稳定性,并制备了辅料颗粒。随后对两种微丸赋色,以混料罐转速、填料质量、微丸比例、微丸与辅料比例和硬脂酸镁用量为因素进行试验设计。在混合过程中,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不同层位的微丸分布图像,并开发图像分析算法,实现对两种微丸空间分布的数字化表征。最终,该算法与传统计数法对比,成功实现了缓释微丸混合状态的表征及混合终点的准确判断。
报告人介绍
李文龙,2004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7年硕士毕业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海洋化学硕士学位;2011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获药物分析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在浙江大学药学院、Duquesne University、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0月调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工作,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文龙博士长期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制药工艺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申报专利10余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特别资助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项目等课题30余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药学会医药科技奖、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各1次。参与编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应用实例》、《中药制药工艺学》、《近红外光谱实战宝典》、《点亮我们生活的近红外光谱》等专著、教材5部。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生物颗粒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担任《分析测试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草药》等10余种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及国内外40余种期刊审稿专家。
资料来源:
1、冯金华,邹梅娟等.盐酸青藤碱缓释微丸的制备
2、谢树莹,周金海等.机器视觉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