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工业硅是纯度比较高的硅,虽是非金属但外表闪耀着亮丽的金属光泽,故又称金属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现今,工业硅已成为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主要上游产品,是很多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核心原料。随着近年来绿色能源改革,光伏产业大力推行,我国的工业硅产能也表现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特点。
工业硅头部企业布局
合盛硅业
合盛硅业主要从事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6月末,合盛硅业工业硅年产能超过122万吨,2024年12月27日,合盛硅业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40万吨工业硅正式点火投产;有机硅单体产能约50万吨。具有资源自给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的特点。
通威股份
以光伏和农业为主,工业硅业务是其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工业硅年产能约30万吨,多晶硅产能也在快速增长。具有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
新安股份
以有机硅和农药为主,工业硅业务是其有机硅产业链的重要部分。工业硅年产能约1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约30万吨。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技术研发能力强的特点。
兴发集团
兴发集团的工业硅产能规模较大,年产能达到20万吨以上,主要供应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产业。2024年12月30日,兴发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孙公司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4.95亿元,建设1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随着光伏和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硅需求持续增长,兴发集团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扩大产能,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大全能源
专注于高纯多晶硅和工业硅的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行业。工业硅年产能约10万吨,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具有技术领先,产品质量高,客户覆盖全球等特点。
工业硅产能、产量现状
2024年,尽管工业硅价格一路下行,但工业硅的产能产量仍然是维持较高速的增长。产能分布方面,由于西北地区供电稳定、光伏产业集聚,叠加工业硅交割标准修改,产能始终呈现西北地区上升、西南地区下降的趋势。
2014-2024年中国工业硅产能(单位:万吨)
2014-2024年工业硅产量走势图(单位:万吨)
工业硅市场消费市场、需求量分析
目前工业硅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有机硅占17.83%,铝合金占比30.60%,多晶硅47.33%,且占比有望持续缓增。2024年工业硅的消费量约计达到489.2万吨,同比增长11.5%。相较2023年的438.7万吨增速有所放缓,消费增量为50.5万吨,该增量主要来自两部分:多晶硅和出口端。
2014-2023年工业硅消费结构图
工业硅当前正处于产能去化阶段,但仍有大量新增产能未投放且产能具备价格弹性,一旦价格有所回升,则可能会引起一定规模的复产和新增投产。具体而言,多晶硅产能2024年继续增加,当前产能为292.8万吨,全年新增产能预估达到94.5万吨,但由于多晶硅价格的低迷及光伏产业链的过剩,实际投产情况无法完全确定,部分新增投产项目存在延期,2024年多晶硅产能或将突破300万吨。
有机硅方面,约计2024年产量达到222.8万吨。有机硅产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机硅当前仍在扩产之中,2024年有机硅新增产能达到62.5万吨。
另有观点指出,未来有机硅的消费增量主要是在印度和非洲等人口基数大,平均消费低的地区和国家。如果按照人口基数和GDP计算,2030年全球硅氧烷的消费量较2023年翻一番,达到500万吨。
铝合金方面,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会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万台,其中国内汽车产量超过3500万辆,出口1000万辆,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将达50%左右,国内渗透率超过60%。由此,铝合金领域对于工业硅的需求量也有望突破100万吨。
出口方面,2024年出口量约74.6万吨,扭转前两年的下滑局面。由于我国工业硅相对更具价格优势及海外需求的回升,预计2025年出口继续增加。其中,亚洲地区仍然是工业硅出口的主要方向,日本、韩国为主要出口国。此外,印度出口也有不小的增量。
小结
综上,2025年工业硅供需格局或将得到改善,但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往复,库存可能更多呈现螺旋式的缓慢去化,达到真正的供需平衡仍需时间。
参考来源:
郑小宁等.我国工业硅行业的难题及发展方向研判
戴静.当前我国工业硅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物产中大期货、合盛硅业、通威股份、新安股份、兴发集团、大全能源等企业官网及年报等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九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