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
一、学院简介
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1978年四川农机学院开设的“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84年成立四川工业学院金属材料系,1998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更名为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2021年起)、“增材制造工程”(2023年起)4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于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进场考查。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人。
近年来,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30余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各类省部级项目120余项。
二、学院八个涉及粉体材料的课题组
1、功能材料课题组
主要致力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固定研究人员7名,测试工程师1名,研究生25名,为目前西华大学最大规模的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具备高分子、电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碳材料、工程学等多学科背景。
2、数字化材料成型教学科研团队
以“设计-仿真模拟-材料-设备一体化”为研究导向,围绕三维数字化设计、运动学动力学仿真、有限元模拟分析、3D打印材料及装备研发、智能化生产线等领域展开系统研究。团队现有教师5人,研究生近20人,本科生近60人。本课题组基于气溶胶喷射3D打印原理成功开发了新型气溶胶喷射智能3D打印平台,并基于此平台进行了多种复合材料研发。例如:基于金属表面改性的抗菌防污涂层、超声金属增材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气溶胶喷射3D打印平台实物图
3、高耐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团队
其中包含特种橡胶加工、制件等相关技术研发。拟基于国产氟橡胶,通过配方设计,利用纳米炭黑、石墨烯等多元碳材料,结合半固体自润滑剂,制备硬度、压缩永久变形、表面摩擦系数、强度优异的密封用氟橡胶系列产品,有效替代进口产品,解决“卡脖子”问题,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种橡胶研发、性能检测及对比
4、材料近净成形与表面技术研究团队
开展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的创新制备与产品研发、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的创新技术及产品研发、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与表面防护新技术、金属(粉末)塑性成形成性的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1)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的创新制备与产品研发
粉末锻造连杆、表面致密化齿轮和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制备与产品研发
(2)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创新技术及产品研发
高性能掺合料的制备原理与应用
(3)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及表面防护新技术研究
镁合金表面镀膜的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
(4)金属(粉末)塑性成形成性的数值模拟
某锻件塑性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工艺优化
5、涂层与电工材料研究团队
长期从事以环保涂膜材料(涂料、涂层、粘合剂等)及电工材料(绝缘材料、防晕材料、介电材料等)为代表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致力于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艺、降低成本等),针对应用场景的相关新产品的开发,进口产品的自主化替代等。
6、高性能结构材料教学科研团队
(1)研究方向: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光电子材料,复合材料,金属腐蚀及防护等
(2)团队构成:
贺毅,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金属材料、光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金应荣,工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金属材料、光电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任平,工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金属材料、金属腐蚀及防护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3)研究成果:
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和《金属学报》等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5篇,EI收录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
7、难熔金属与硬质材料研究团队
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聚焦能源环境、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封装等领域,主要开展难熔金属、硬质合金、金属陶瓷、氧化物陶瓷材料及制品的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工作。
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发展专项、装发预研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项目、中央引导地方专项、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编写专著1部,参编国家标准1项。
8、表面科学与工程技术团队
主要从事表面改性、表面处理、表面涂覆、复合表面工程及功能表界面技术的研究、开发、咨询、对外服务及人才培养等工作。
研究方向
(1)金属表面陶瓷化技术(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微弧熔覆、化学复合镀、等)。
(2)材料表面改性新技术(电/化学转化膜、等离子注入、交互式离子氮化、着色技术、等)。
(3)高硬耐磨复合涂层制备技术(磁控溅射离子镀、等离子喷涂/喷焊、激光熔覆、等)。
(4)减磨耐蚀复合涂层制备技术(电泳涂装、静电喷涂、特种涂装、电化学沉积、等)。
(5)功能表面与智能涂层制造技术(辐射制冷、防冰除冰、电磁屏蔽、超疏水自清洁、等)。
(6)表面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及装备(阳极氧化、微弧氧化、静电喷涂、离子氮化、等)。
近年来,取得的技术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企业进行了成果产业化,如发动机活塞表面陶瓷化、轻质柔性电磁屏蔽纤维、铝铬氮复合活塞环、电动汽车耐磨减摩涡旋盘、交互式等离子氮化技术及装备等在全国各地应用。
三、学院研究成果
1、近年来获得部分科研奖励
(1)罗德福,炒锅表面深层共渗改性及其产业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
(2)魏晓伟,新型O6Cr16Ni5Mo不锈钢的研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
(3)栾道成,铁路道岔心轨新一代高性能耐磨材料研究,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三等奖2017年
(4)马素德,长效易再生自清洁玻璃,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
(5)罗德福,低温深层绿色可控离子渗入技术及其产业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等奖2020年
(6)陈宝书,新型耐高温矿物绝缘柔性防火电缆,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22年
2、授权部分发明专利
6ZL201010136750.3活塞环表面铝铬氮复合涂层及其工艺方法
14ZL201310471418.6一种铸造单晶硅锭的方法与装置
16ZL201310212619.4一种颗粒增强耐磨多孔钛制备方法
17ZL201310176864.4一种自带模板剂的单分散型纳米致孔剂的制备方法
19ZL201410058343.3一种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21ZL201410001733.7热喷注铁颗粒制备铝铁合金的工艺方法
22ZL201410001733.7热喷注铁颗粒制备铝铁合金的工艺方法
23ZL201410236878.5一种粒径可控的单分散性纳米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
37ZL201510478316.6生长碘化亚汞单晶体的方法及装置
3、申请的部分发明专利申请
1201110348909.2一种在PbTe或PbSe中添加元素铝的热电材料
2201611240969.1一种氯镁电池及其储能方法
3201010546163.1含有稀土的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201510680712.7一种列车车轴激光熔覆修复的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8201611050043.6一种高密度不锈钢粉末的制备方法
38201710128711.0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钛凹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3201710152340.X同时具有隔热性和高热反射率的空心陶瓷微珠
来源:西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