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据工信部消息,2024年1-10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10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890GWh,同比增长1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我国锂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9.4%。
电池环节,1-10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20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405GWh。1-10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3502亿元,同比下降9.2%,降幅较1-6月收窄3.3个百分点。
一阶材料环节,1-10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240万吨、155万吨、165亿平方米、100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21%。
二阶材料环节,1-10月电池级碳酸锂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43%,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30万吨,同比增长27%。1-10月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8.8万元/吨和8.4万元/吨。
政策导向
3月份,工信部向各地工信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了“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也就是说2024年将暂停受理锂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
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指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
4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于2024年11月1日起实施。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发布“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6月17日,湖南省工信厅等六部门发布《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明确加强废旧电池材料绿色再生循环、稀贵金属高效回收与再利用、磷酸铁渣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开发;完善动力电池溯源回收管理体系,推广“互联网+”新型废旧电池回收模式。
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对消费型电池、动力型电池、储能型电池相关产品性能等方面作出规定,储能型电池主要指应用于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加快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以及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制修订,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动力电池耐久性、规格尺寸、回收利用等标准制定,以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动力电池标准预研,提升动力电池性能水平。
6月25日,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
6月26日,邛崃市人民政府印发《邛崃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利用,支持废旧动力电池规模回收利用。
7月1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新乡市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等金属离子电池材料,布局发展钠离子电池、全(半)固态电池产业。
7月4日,山东省工信厅等部门印发《山东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加快突破锂电池、钠电池等核心技术,支持开发“充电快、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宽温域、易回收”的先进产品,推动固态电池、钠电池等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积极布局电池回收,构建自循环的供应链闭环,突破电池高效回收拆解、梯次和再生利用技术,提高锂电池产品再生料使用比例,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9月14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消防救援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该措施旨在确保动力锂电池的运输安全和效率,提升其综合运输服务效率。
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锂电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该指南旨在加强锂电池产业标准工作顶层设计,促进锂电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准确识别存量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导致的安全隐患,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消息
锂离子电池
宁德时代:与星途星纪元共同宣布,神行超充电池量产装车,全球首搭落地星纪元ET;神行电池全能系列和麒麟电池全能系列首发于小米车型;4月25日,发布了神行Plus电池;时代长安在川渝高竹新区新建2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中州时代项目二期,电池年产能60GWh;宁德时代迄今为止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福鼎时代5号工厂正式动工;四川时代八期项目开工,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线及相关配套。
比亚迪:与一汽集团合资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与台铃科技在新能源两三轮车电池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完成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三期项目签约,总投资65亿元,用于建设电池pack线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工厂。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设备进场仪式圆满举行,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3月13日,亿纬锂能V圆柱电池全面达产;10月17日,亿纬锂能第33工厂首颗圆柱电池成功下线;麟驹系列电池首批通过强检标准。
蜂巢能源:发布了多款竞争力十足的短刀新品,包括5C磷酸铁锂短刀电芯、6C三元超充电芯、4C混动短刀电芯——“800V混动三元龙鳞甲”,蜂巢能源的快充产品已经全面覆盖2.2C至6C,并全面适配PHEV、EV等不同动力形式的乘用车车型;截至2024年10月,蜂巢能源短刀电池已成功下线20万套,成为全球第一。
孚能科技:实现磷酸铁锂产能投产,全面推广新技术SPS面向市场;采用SPS技术建设的“赣州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项目投产;广州“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项目试投产。
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投资建设年产20GWh的高性能锂电池及配套项目;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初始规划电池产能为20GWh,未来计划逐步将产能提升至100GWh;在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车规级全固态电池的制备及样品测试,电芯体系循环次数可达3000次以上。
欣旺达:已经形成“消费+动力+储能”的三位一体驱动模式,消费电池规模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超过30%;发布“闪充”电池3.0系列产品——LFP欣星驰和NCM欣星耀电池,均支持6C闪充;华为旗舰轻薄本MateBook X Pro 2024搭载欣旺达6000mAh电池;10万吨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智造项目开工。
力神电池:旗下的高端电池供应商——天津力神聚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涵盖手机、笔电、充电宝、智能穿戴、清洁工具和无人机等领域的十款新产品,包括900Wh/L高能量高硅电池、高比能3C快充电池、5C超级快充电池、高安全电池、高比能无人机电池、高功率全极耳电池、半固态电池、超薄电池、弧形电池和宽温域电池。
吉利:自研自产的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正式发布,吉利银河E5首款搭载神盾短刀电池;极电电动电池总成项目投产,全面投产后,是目前吉利在北方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
中国一汽: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产,该项目首批产品将用于红旗新款纯电动汽车。
荣耀:正式发布第三代青海湖电池,这是行业首次将电池的硅含量突破10%,拥有行业最高24.7%的电池整机体积比。
正极材料
容百科技:湖北仙桃一期4万吨产能建设于2024年4月完成;计划2024年底前,在中国建成6万吨/年的LFMP正极材料产能,在韩国建成2万吨/年的LFMP正极材料产能;已在韩国忠州建成2万吨的高镍正极产能,二期4万吨产线即将封顶,并在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满产状态。
中国五矿(长远锂科):现有及在建的三元正极产能约12万吨,其中麓谷基地1万吨,铜官基地3万吨,高新基地8万吨;拥有6万吨/年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湖南裕能:投资建设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及新增30万吨/年磷酸铁、30万吨/年超长循环和超高能量密度磷酸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在西班牙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厦钨新能:四川雅安磷酸铁锂项目首期生产线建设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建设完成,二期2万吨生产线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建设完成;宁德厦钨基地年产7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封顶。
当升科技:当升蜀道(攀枝花)磷酸(锰)铁锂首期一阶段项目已建成投产,月出货量已达数千吨,实现“建成即投产、投产即满产”;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芬兰政府批准的环境许可证,标志着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6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产能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负极材料
贝特瑞:在印尼建设的年产16万吨负极材料一期项目正式投产;云南贝特瑞负极智能一体化工厂一期项目投产;硅碳负极材料已经开发至第五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材料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到1500mAh/g以上。
杉杉股份:积极推进“负极材料+石墨化”一体化项目;云南杉杉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产量占比蝉联行业第一。
璞泰来:四川紫宸20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成套生产线顺利投产;硅碳负极产品已小批量出货,目前主要供应下游头部消费电子客户;公司正积极推进在安徽芜湖投资建设的硅基负极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首批硅碳负极产能有望建成投产。
中科电气:稳步推进云南曲靖基地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以及摩洛哥负极材料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
尚太科技: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启动“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并加速推进,在2024年第四季度逐步投产;实现了新一代“快充”“超充”性能以及新型储能终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品的批量出货。
翔丰华:将“6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2023年12月调整至2025年12月;硅碳负极目前正在进行客户配套中试,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
前沿动向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第一代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成功定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成功定型。该电池能量密度达260Wh/kg,可在-60℃超低温下稳定运行,-60℃、0.5C(两小时率)运行条件下放电容量可达80%以上,-40℃放电容量可达95%,循环寿命500次以上,电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硅碳负极材料技术走向产业化
基于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魏飞教授团队硅碳负极技术的内蒙古硅源新能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一期项目在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开工,该项目为硅烷CVD法制备硅碳,是以多孔碳、甲硅烷、丙烯、乙炔为原料,通过碳原料(固体粉末)烧结、纯化,硅烷气冷氢化、歧化反应、渣浆/高沸,硅碳负极材料沉积、包覆,尾气焚烧等工艺产出硅碳负极材料产品。
岭南大学陈曦和教授团队:柔性电池
该电池并未采用新型、昂贵的材料,而是仅透过改变组合方式,便使锂电池能弯曲折合和抵抗冲击,减少因撞击电池产生意外的机会。
青岛能源所:开发均质化正极材料实现全固态锂电池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崔光磊研究员、鞠江伟副研究员等开创性设计出均质化正极材料,颠覆了全固态锂电池复合正极的范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与正极非均匀性相关的瓶颈,制备出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电池。
废旧钴酸锂正极材料直接再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废旧钴酸锂升级为高压钴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地将废旧钴酸锂升级为4.6 V高压钴酸锂。
华为:解决硅基材料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
华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专利《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中,展示了其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该专利通过独特的制备方法,有效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了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人工智能为锂离子电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韩国电池供应商LG新能源将利用人工智能为其客户设计电池,该公司的AI系统可在一天之内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的电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设立的香港研发中心最主要聚焦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
参考来源:
各企业官网/官微、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各省市政府官网、各省市融媒体中心、中科院青岛能源所、鄂尔多斯实验室、央视财经、中国汽车报等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