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
《推动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发布的《推动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非金属矿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行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2万亿元。构建规模效益明显、产业结构合理、科技驱动强劲、自主创新能力跃升、绿色化水平较高、资源保障安全可靠、质量品牌效益日益凸显、有力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初步建成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重点领域研发攻关方面,该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开展“晶质石墨提纯与精深加工技术及大规模示范”、“面向高端应用的萤石和铝系矿物高效提纯与材料制备技术”、“晶质石墨分级球化与多场耦合提纯技术及装备”等项目/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建材行业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靶向药物载体矿物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与示范”、“非金属矿物凹凸棒替代抗生素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项目开展。攻克一批行业重大核心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该行动计划指出,重点支持黑龙江、内蒙古石墨,吉林硅藻土,吉林、江西硅灰石,辽宁、山东滑石,江苏、安徽、甘肃凹凸棒石,广东、福建高岭土,湖北、湖南云母制品,四川、广西碳酸钙,辽宁菱镁矿等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与扶持建设内蒙阿拉善及我国特有的特大鳞片和超细鳞片石墨,江西上饶、浙江衢州、福建邵武和顺昌萤石,湖南湘潭海泡石和常德重晶石,河北灵寿云母和围场伊利石,河南信阳珍珠岩等产业集群和园区建设。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2023—2024年,建材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行业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和2024年,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5%、4%左右。绿色建材、矿物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主要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以上,水泥、玻璃、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15%,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该方案提出,推动高世代屏显基板玻璃等重大项目按进度建成投产。支持特种水泥、快凝材料等优化产能布局,提升应急条件下材料供给能力。支持重点地区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协同发展超硬材料等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布局建设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矿物功能材料、石墨烯及改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项目。支持重点地区加快推进石墨、萤石、菱镁、凹凸棒等非金属矿高效利用项目建设。
在提升新材料供给能力方面,该方案指出,聚焦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等产业链需求,发挥新材料重点平台作用,加快高世代屏显基板玻璃、结构功能一体化纤维及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聚焦生物医药、环境治理等领域需求,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加快医用陶瓷、矿物功能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聚焦新能源、宽禁带半导体等领域需求,加强上下游协同,加快钙钛矿、功能性金刚石、大尺寸碳化硅、氮化镓等前沿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围绕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等领域开展“揭榜挂帅”,加快超快硬、超高强、超耐温、超耐腐等“超级材料”的研发。支持开展碳化硅、石墨烯等材料系列推广应用活动,以应用促进产品迭代升级。
《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发布
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主要包括: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严格控制矿业权协议出让、积极推进“净矿”出让、实行同一矿种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实行油气探采合一制度、调整探矿权期限、执行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强化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明确评审备案范围和权限、规范财政出资地质勘查工作。
该意见指出,实行同一矿种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登记同级管理。自然资源部负责石油、烃类天然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放射性矿产、钨、稀土、锡、锑、钼、钴、锂、钾盐、晶质石墨的矿业权出让登记;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其他战略性矿产的矿业权出让登记,并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措施。省级及以下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其余矿种的矿业权出让登记。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开展。
中国依法对特定石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石墨物项出口管制公告,对满足以下特性的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一是高纯度(纯度>99.9%)、高强度(抗折强度>30Mpa)、高密度(密度>1.73克/立方厘米)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二是天然鳞片石墨及其制品(包含球化石墨、膨胀石墨等),管制措施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国政府依据《出口管制法》规定,对石墨物项临时管制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并作出有进有出优化调整的决定,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方实施出口管制正常调整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也不针对任何特定产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能源电子产业是生产能源、服务能源、应用能源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的总称。它既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能源生产、存储和利用的物质基础,更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
为统筹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光伏和储能等深度融合,《指导意见》提出三大专项行动,分别侧重发挥太阳能光伏作为新能源生产主力军、新型储能产品作为新能源系统压舱石、关键信息技术作为新能源前进发动机的作用。一是太阳能光伏产品及技术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提出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光伏材料和设备、智能组件及逆变器、系统和运维的具体发展方向。二是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提出锂离子电池、锂电材料及装备、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电池系统集成、检测评价和回收利用、储能系统智能预警安防的具体发展方向。三是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行动。提出光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器件、敏感元件及传感类器件、发光二极管、先进计算及系统、数据监测与运行分析系统的具体发展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发布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现行版本是2019年本,并在2021年进行了修订。根据公告,《目录(2023年本)》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装备及产品;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安全生产,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隐患严重,阻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之外的,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属于允许类。
其中,鼓励类的粉体产业领域包括(部分):重点非金属矿山高效开采及选矿工艺技术;石墨烯材料、氢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核级石墨生产及应用开发;非金属矿聚合物可陶瓷化阻燃材料;环境治理、节能储能、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保温隔热、阻燃防火、农业农村等领域用矿物功能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开发应用;矿物超细材料加工在线检测与控制智能化生产线;新型靶向药物载体矿物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与示范、非金属矿物凹凸棒替代抗生素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多功能透明件、特种光学玻璃材料、制品和器件,功能性人造金刚石材料生产装备技术开发;高纯石英原料(纯度大于等于99.999%)、半导体用高端石英坩埚、半导体用石英陶瓷器件(纯度大于等于99.9%)、化学气相合成石英玻璃等制造技术开发与生产;低温共烧陶瓷(LTCC)、高温共烧陶瓷(HTCC)及配套浆料和相关材料;紫外级氟化钙晶体材料;高纯纳米级球形硅微粉、中空球形硅微粉的生产、应用及其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精细陶瓷粉体、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陶瓷前驱体及陶瓷短切纤维、碳化硅纤维、陶瓷晶须;陶瓷球、陶瓷阀门、陶瓷螺杆等精密成型的陶瓷部件;陶瓷膜、蜂窝陶瓷、泡沫陶瓷;陶瓷基板、陶瓷绝缘部件、电子陶瓷材料及部件;连续陶瓷纤维及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医用精细陶瓷材料及部件;陶瓷墨水材料;高导热纳米及大单晶陶瓷材料;锂电池隔膜用纳米陶瓷粉体材料;精密研磨及抛光用陶瓷材料等工业陶瓷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信息、新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用高性能陶瓷的制造技术开发与生产;连续氮化物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发与示范、面向新一代光刻机用碳化硅陶瓷水冷真空吸盘(浸没式)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高强韧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弹簧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高清超声医疗用高居里温度弛豫铁电单晶材料(PIMNT)研制及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18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负极材料(比容量≥500mAh/g,循环寿命2000次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包含:先进化工材料52种,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33种,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45种,新型能源材料10种,生物医用及生物降解材料16种,前沿新材料16种等共计296种重点新材料。其中,纳米陶瓷隔热涂层材料、碳化硅单晶衬底及同质外延片、半导体装备用精密陶瓷部件、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封装用AMB陶瓷覆铜基板、固态电解质隔膜、石墨烯散热材料、3D打印用合金粉末、高性能球形非晶、纳米晶粉末等众多粉体材料及制品入选。
第一批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公布
工信部、国资委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前沿材料产业化创新发展,引导形成发展合力。第一批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涵盖15种材料:超材料、超导材料、单/双壁碳纳米管、二维半导体材料、负膨胀合金材料、高熵合金、钙钛矿材料、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金属有机氢化物、金属基单原子合金催化材料、量子点材料、石墨烯、先进光学晶体材料、先进3D打印材料、液态金属。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等部门制定形成《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持续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充分发挥新产业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发展、加强行业指导、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性作用,不断提升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为加快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实施方案》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其中,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领域。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减污降碳协同、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并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重点方向、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方式等。
《方案》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按照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分为三大类。
一是源头减碳类。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整体碳排放的比例超过80%,能源生产环节降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从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出发,《方案》提出非化石能源先进示范、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先进电网和储能示范、绿氢减碳示范等4个重点方向。
二是过程降碳类。工业生产、建筑运行、交通运输等是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主要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为助力先进适用技术在重点领域降碳中发挥关键作用,《方案》在提出工业、建筑、交通3个领域关键技术类别的同时,还提出减污降碳协同和低碳(近零碳)园区2个重点方向。
三是末端固碳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作为可以实现二氧化碳深度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是支撑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技术之一。《方案》提出全流程规模化CCUS示范、二氧化碳先进高效捕集示范、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示范3个重点方向。
资料来源: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工业报、工信微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等。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