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由于新能源汽车对续航能力要求的提高,锂电池负极材料需要向着高比容量方向发展。作为下一代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关键的硅基负极材料以其十倍于石墨类负极、高达4200mAh/g的克容量,成为理想的动力电池升级的材料突破点。尤其随着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加速了硅基负极的商业化应用。硅基负极材料目前极低的市透率所蕴藏的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和盈利空间,将促进厂商加快战略布局。
由于硅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生产集中度很高,目前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不超过5家,大多企业处于研发、小试及中试阶段,甚至有的企业还处于规划、生产线建设阶段。
基于现有产能及规划产能,本篇盘点国内硅基负极10强企业,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负极材料专业化生产厂家,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硅碳负极产能3000吨/年;新扩建产能2000吨,2022年下半年投产;规划产能4万吨/年,2023年年底投产1.5万吨,2028年前实现4万吨产能全面达产。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现有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集成(包括锂离子电容、动力电池PACK)、能源管理服务和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新能源业务,以及服装、创投和融资租赁等业务,其中新能源业务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及未来发展重点。
杉杉股份硅基负极以氧化亚硅为主,2021年出货量在百吨左右,2022年预计会达到千吨级别;规划产能4万吨/年,一期1万吨,2022年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年底投产,二期3万吨,202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年底投产。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璞泰来成?于2012年,公司所服务的锂离?电池市场,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效储能相关的关键产业环节。
璞泰来于2014年开始布局硅氧负极,目前已完成第二代产品研发,在溧阳亦建立了氧化亚硅中试线。硅氧负极计划产能1000吨,预计2022年底量产。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目先导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新型高端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1996年起在纳米硅碳负极材料方面的持续研发积累和工程化放大经验,拥有世界范围内较早的纳米硅负极核心授权专利。
公司现有硅碳负极产能8000吨/年;规划产能5万吨/年,2022年4月开工建设。
北京壹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壹金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立足于锂电池材料与技术的开发,放眼于未来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着力研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长循环、安全的电池材料和产品。
公司年产5000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项目于2018年开始建设。
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大胜华成?于2002年,前身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是全球唯一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
公司现有硅氧负极产能1000吨/年,处于送样测试阶段,预计2022年年底开始出货;规划产能5万吨/年,预计2024年4月投产。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宝科技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有机硅密封胶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现有硅碳负极材料50吨/年的中试产能,已实现小批量供货;规划产能1万吨/年,预计2023年年底逐步释放。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
公司硅基负极材料项目推进顺利,目前已具备5000吨硅碳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江西正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拓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于2014年开始研发硅碳负极材料,于2018年量产,是国内率先实现量产硅碳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现有产能2000吨/年。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公司于2017年全资成立了屏南时代,屏南时代一期年产430吨硅基负极材料已于2019年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长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