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9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也是核与航天跨行业、跨专业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
“嫦娥石”
中国的“嫦娥石”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IMA)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CNMNC)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研究图像红框中为“嫦娥石”
中国对月壤的探索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中科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核集团等多个单位曾获批承担月球样品研究工作,国外科学家、留学生也参加了联合研究。目前已在岩浆分异、太空风化、氦-3气体以及生物能转化等方面取得最新成果。2021年7月12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实验室也获得了第一批国家航天局发放的月球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尺寸、形态学和组成的研究。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独立完成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彰显了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丹东百特Bettersize 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曾作为主力分析设备出场并且圆满完成任务。
丹东百特Bettersize 3000Plus激光图像粒度粒形分析仪
结语
“嫦娥”曾是中国人探月的精神寄托,代表我们对月球的向往;一块“嫦娥石”,既是和过去低语,也是与未来对话。
信息来源:央广网、粉体网等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