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从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到航空航天、军工专用的高性能合成纤维,纤维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东华大学,源于我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于1992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分别于2003、2008、2013、2018年通过国家评估,其中2018年被评“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纤维和纺织材料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实验室立足国际纤维科技前沿,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需要,在高性能纤维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民用纤维领域引领产业超越先进水平、生物质纤维和无机纤维开展前沿探索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
·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与工程集成;
· 有机高性能纤维制备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 无机高性能纤维的制备技术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
(2)功能纤维与低维材料
· 新型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合成;
· 新型功能纤维及制品的功能集成一体化及加工技术;
· 低维材料加工过程中多级结构的演变规律和调控方法;
· 新型低维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3)环境友好与生物纤维材料
·纤维素、甲壳素、PLA等生物源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
· 纤维材料的仿生制备及组织工程用纤维材料;
· 纤维及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理技术。
人才队伍
实验室根据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注重高层次创新研究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杰出人才,逐渐形成以纤维材料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
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朱美芳院士。
张希院士
高分子化学家。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1992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研究,致力于发展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工程学,主要学术成就包括:提出了超两亲分子新概念,建立了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发展和建立一些界面超分子组装方法,并以此制备了一系列有序功能薄膜等。
朱美芳院士
1965年生于江苏如皋,东华大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聚合物纤维及纳米复合材料专业教授,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度)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30余项。她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
科研成果
实验室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纺织产业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在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组织了10余个创新研究团队重点投入、联合攻关。通过发挥团队负责人的带头作用,以老带新、理工结合、学科交叉,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了一批学术与行业领军人才,有力促进了纤维材料产业的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为提高我国国防安全和重大工程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实验室主持承担各类科研任务共700余项,其中国家级任务近200项、省部级科研10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400余项,体现了实验室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实力,表明了实验室符合“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集成”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方向。
部分获奖成果
实验室始终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八字方针。凝炼学科方向,汇聚科研人才,严格规范管理,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作为国家级科研基地,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引领我国纤维材料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战略性新材料重大需求,成为国际一流学术交流与研究基地。
信息来源: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黑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