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
1专家介绍
刘维民,1962年9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曾任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主任委员。
刘维民院士
刘维民院士是我国航天航空润滑、材料磨损及合成润滑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润滑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在材料组分与结构设计、制备方法、摩擦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率领的团队研制发展的高性能润滑材料与技术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等高技术领域。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2科研综述
刘维民长期从事润滑材料与技术的研究工作。
建立了空间润滑研究平台,揭示了空间润滑材料的作用机制,通过结构设计和组分调控发展了多个系列空间润滑材料,应用于中国的航天工程。
研究提出了滑动和关节轴承润滑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突破了高性能润滑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研制的系列化固体润滑材料在多个航空型号工程获得应用。
系统阐述了润滑剂作用的摩擦化学和摩擦物理机理,设计制备了低摩擦、抗磨损、高承载的多个种类的合成润滑油脂及添加剂,用于装备制造工业。
3科研故事
扎根兰州30年投身润滑材料研究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从研究生到院士,从研究尼龙到研究航天润滑剂,刘维民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与追求。研究生毕业,老师薛群基院士对他说,“国家急需润滑学科的人才,国内做润滑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最好,你的事业,在这里。”可以说,是薛群基院士的话改变了刘维民的人生轨迹。自1990年,他扎根兰州化物所,全身心投入到润滑领域的研究。
2003年6月,我国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出了故障,问题就出在润滑油上。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陈桂林院士向时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的刘维民求助。
当时兰州化物所已经有10年不生产航天润滑油了,大部分科研精力都投入到固体润滑中。刘维民把已经退休的老先生们请回来,还原此前的合成技术并传授给年轻人。随后,刘维民与团队成员讨论设计思路,研究润滑剂分子结构并将其改良,提高性能,使抗磨损性能提高了至少5倍。航天润滑剂的研发通常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刘维民团队仅用了1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发出新的润滑剂,顺利完成了陈桂林院士的嘱托。
瞄准高精尖缔造润滑材料体系
刘维民团队在固体润滑领域,瞄准高精尖,制备了4大类10多种空间润滑材料,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润滑材料体系。
例如,研制发展了多种高承载、耐高温、高可靠性滑动轴承用固体润滑纤维织物材料及其粘结技术,解决了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例如,在固体润滑材料中使用了稀土元素,开创了国际先例。
助力“神七”、“天宫”、“长征”航天工程
2008年9月27日,“神七”发射升空,中国实现首次太空行走,首次由航天员走出飞船舱外开展空间材料试验项目。在首次暴露于太空环境并成功回收的空间材料试验样品中,就有刘维民团队研制的固体80片润滑材料样品。
他领导团队研制的润滑材料还成功应用于“天宫”系列太空实验室、“长征”系列火箭、“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等空间项目,为我国航天器在太空中的持久运行提供了稳定保障。
此外,他主持研制了我国首台空间摩擦学原位分析系统,这一系列为准确获取模拟空间环境下摩擦试样的物理与化学信息提供了一种新颖可靠的分析测试手段。
4荣誉获奖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和第五获奖人)
获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4项为第一获奖人)
200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结语
翻阅刘维民院士谈过的科研感悟,粉体网编辑发现这样一句话。“做科学研究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做国际前沿的研究,在某一领域拥有国际话语权;立地就是要解决国家的科学需求,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看见刘院士讲的“顶天立地”,不禁让人生出一股钦佩之感。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刘维民院士
甘肃科技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记中科院院士、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
今日科协,刘维民院士:缔造航天工程背后的空间润滑材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