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来源:www.188betkr.com 山川

[导读]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简介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生物材料系。学院所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厦门大学材料学科已进入全球材料科学ESI前1%。



省部级科研平台


1、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年12月,厦门大学获准建设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根据厦门大学化学基础强的特点,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着特色鲜明、起点高的原则,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定位在先驱体法高性能陶瓷纤维研制与可工程化技术上,开展多种高性能陶瓷纤维的研究和开发。有机先驱体法制备高性能陶瓷符合“高温材料,低温制备”的学科发展趋势,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


2、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8月获准建设,实验室已经建成国际先进、国内唯一的高性能连续陶瓷纤维研究型设备平台、中试和小批量制备平台以及分析检测平台,可适应不同种类的高性能陶瓷纤维制备和分析检测的需要;建成了先驱体原料生产基地,可实现陶瓷纤维先驱体原料稳定批量生产,具备了从先驱体原料到陶瓷纤维的可工程化技术研究及其小批量制备能力。此外,能源材料、薄膜材料等新拓展研究方向的实验条件也有长足发展。总的来说,重点实验室的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3、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2009年6月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钢结构建筑、隧道防火涂料的研发与产业化;(2)防火阻燃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3)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纳米技术在高性能防火阻燃材料领域的应用研发;(4)基于无卤阻燃技术、SiO2气凝胶技术的防火、隔热、保温材料的研发;(5)基于自组装技术的纳米功能材料研究。


4、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12月经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材料基因数据库的多尺度材料设计系统的建立及应用;(2)新型粉体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3)新型金属工程材料的设计与制备;(4)金属表面工程设计与应用;(5)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5、福建省陶瓷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省陶瓷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获准建设。根据我国高性能陶瓷纤维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不同类型高性能陶瓷纤维工程化制备技术研究,实现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转化;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以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面向规模生产需求,促进关键共性技术配套集成,并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工程化实验条件与设备,培养相关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6、福建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获批组建。2008-2011年,实验室累计承担31项各类纵向科研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累计发表SCI论文50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3的论文有25篇;发表EI论文3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2008年,翁建教授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的2篇科研论文,先后成为该杂志年度点击率最高的论文;2008年,“XMUS-01型医用复合型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产品标准(福建省重大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为成果转化及产品开发逐步转向规模化奠定了基础。实验室先后与国内外17所科研单位及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50余次。


研究方向


1、无机材料及先进陶瓷材料研究与制备


(1)光催化技术空气净化和污水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2)多晶硅的提纯与冶炼;

(3)微波陶瓷的研究与制备;

(4)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5)精细陶瓷的研究与制备。


2、特种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技术


(1)陶瓷先驱体的设计与制备科学;

(2)高性能陶瓷纤维的制备科学与技术;

(3)陶瓷纤维结构与性能表征科学与方法;

(4)陶瓷纤维及陶瓷有机先驱体的应用技术基础。


3、材料设计与金属功能材料


(1)材料设计理论和设计系统开发;

(2)自组装复合材料;

(3)半导体封装材料设计与制备;

(4)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与性能。


4、低维功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1)纳米粒子组装功能薄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2)高频磁性纳米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3)陶瓷粉体研究与开发;

(4)微纳米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5)聚合物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5、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加工技术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聚合物成型加工;

(2)导电聚合物及电活性聚合物的合成;

(3)聚合物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

(4)防火阻燃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5)固体表面涂层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6、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制备


(1)组织工程及硬组织修复材料;

(2)生物材料的表面处理;

(3)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微纳结构钙磷盐复合膜层生物材料;

(5)药物控缓释机理及应用研究。


最新科研成果


1、王鸣生教授课题组在储能材料设计及原位TEM表征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LIBs)能量密度和解决其安全性问题,全固态锂电池(ASSLBs)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热点。


王鸣生教授团队联合燕山大学黄建宇教授团队全面归纳总结了原位TEM技术应用于深入理解ASSLBs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全篇涵盖了各种正极材料和锂金属负极的原位TEM研究,包括微观结构,化学成分与物相演变以及相应的电化学-机械耦合现象。同时也对固态电解质材料及电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和物相演变机理进行了详细总结。最后,作者对目前原位TEM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用原位TEM技术研究全固态锂金属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思考。


相关成果以“Understanding all 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through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Today。王鸣生教授课题组博士生程勇和燕山大学张利强教授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桥保副教授、王鸣生教授和黄建宇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2、王鸣生教授课题组在碳基纳米减材制造方向取得系列进展


王鸣生教授课题组在TEM碳基纳米减材制造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课题组将传统的减材制造的概念引入到石墨烯的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铣刀”的非接触式的石墨烯裁剪方法,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演示了这一技术。


通常的铣削加工基于机械剪切力将材料从其表面或边缘去除,而这对于石墨烯这种极高强度的材料显然是不适用的。为此,该工作制备了一种特制的纳米铣刀,即尖端有石墨化碳保护的钨纳米针尖。


在特定范围的偏压下将此铣刀靠近石墨烯边缘,使边缘碳原子被逐步蒸发,从而对一片悬空石墨烯片进行高精度的可控纳米裁剪。


相关成果以“Shaping and Edge Engineering of Few-Layered Freestanding Graphene Sheets in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为题在纳米类顶级期刊Nano Letters (2020, 20, 2279)上发表,并被选做封面论文(图1h)。课题组博士研究生赵龙泽与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罗光富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王鸣生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来源:厦门大学官网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14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052962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