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手机,史无前例的“缺芯”!小米总裁:不是缺,是极缺!


来源:www.188betkr.com 山川

[导读]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缺货涨价,连带着整个产业链出现缺货涨价的情况。

www.188betkr.com 讯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芯片缺货涨价,连带着整个产业链出现缺货涨价的情况。其中作为半导体芯片用量最大的市场,汽车芯片和手机芯片目前正在处于史无前例的“全面缺货”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汽车芯片全面紧缺


自2020年底,芯片短缺就一直占据汽车行业话题榜首,大众、奔驰、福特、丰田、本田等多家车企,纷纷宣布因芯片问题导致减产或停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入2021年后,状况尤甚,它甚至不再是单个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席卷全球产业。谁也不会想到,在车市逐渐转暖背景下,芯片问题会成为制约车市发展的一大阻力。直至1月中下旬,随着各大车企纷纷披露今年产能规划以及产品投放时间表,人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般简单。


1月,汽车行业的“芯片荒”开始大规模爆发,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宣布,由于芯片短缺、需求疲软,暂时关闭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 SUV 工厂,位于德国萨尔路易市的工厂则执行一个月的停工停产。


丰田、本田、FCA和日产等众多汽车厂商也纷纷发布类似消息。今年1月7日,本田汽车宣布,由于用于车辆控制系统的半导体供应不足,下调“飞度FIT”在内的小轿车4000辆产能;丰田汽车次日宣布,由于半导体采购问题,下调美国工厂生产的皮卡“Tundra”的产能;同一天日产汽车也宣布,由于电子产品的采购出现问题,下调小轿车“NOTE”5000辆的生产;


据了解,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减产,日本汽车制造商全球产量同比下降4.51%。


2月19日,雷诺集团向外界宣布,全球半导体短缺可能导致该公司今年汽车产量减少10万辆。


显然,汽车市场出现的芯片问题比预想的还要艰难。


芯片短缺已经从汽车蔓延到手机


如今全球芯片的缺货潮,开始从汽车蔓延到了手机行业,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高通公司的交货期已经延长至30周(七个月),不少芯片产品交货周期更是高达33周(七个多月)以上,与此同时,华为、OPPO、vivo、一加等手机厂商都在不断地加大产品的备货量,尤其是整个手机行业都非常稀缺的“芯片产品”,就连小米手机总裁卢伟冰都直言:“今年芯片缺货,不是缺,是极缺”

全球主要半导体厂商有哪些?


根据Gartner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长7.3%达到4498亿美元。2020世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名及其份额为英特尔(15.6%)、三星(12.5%)、SK海力士(5.6%)、美光科技(4.9%)、高通(4%)、博通(3.5%)、德州仪器(2.9%)、联发科(2.4%)、铠侠(2.3%)、英伟达(2.2%)。


是什么造成了此次全球“缺芯”


我们首先来复盘一下汽车领域的“芯片荒”始末。以时间线为依据,源头可以追溯至中美贸易战。2020年8月,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公开确认由于美国的制裁,华为自研的麒麟系列芯片自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或将成为绝唱,5nm先进制程的麒麟9000芯片量产面世也扑朔迷离。


自此,“芯片荒”开始具象了起来


在之后,早前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制造行业销售剧烈下滑,制造商们缩减了半导体芯片的订单,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汽车制造厂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情况。同样地,为了应对需求下降,芯片制造商也缩减了汽车类芯片的生产规模。而正当汽车制造厂们好不容易咬紧牙关挨到了复工复产,加足马力准备扩大产量时,芯片供应商们却“力不从心”了。


总结起来,除了全球地缘政治问题引发了供应链的捉襟见肘以外,芯片骤然出现短缺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其一,是产业升级大幅提高了芯片使用量。以手机产业为例,手机是目前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应用领域,过去15年,得益于手机产业的大发展,半导体产业规模由2300多亿美金提高到了约4500亿美金,近乎翻倍。一方面,全球手机出货量已达到10亿级;另一方面,手机性能与功能的提升大幅推高了对芯片数量、性能和面积的需求,并要求芯片实现功能、功耗、性能、成本的全方位优化。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好的拍摄效果,都依赖于更多、更好的芯片,同时,芯片还需做好电源控制与功率控制,以平衡手机性能与电池容量的矛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新冠疫情、火灾等不可抗力影响。晶圆则是制作芯片的原材料,新冠疫情给晶圆生产带来了剧烈冲击,位列全球第一、第二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三星都曾因员工感染疫情被迫停产。与此同时,欧洲的罢工运动及日本旭化成工厂的火灾,再次影响了晶圆代工厂产能。


其三,汽车产业快速复苏及供应商预估不足。早前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制造行业销售剧烈下滑,制造商们缩减了半导体芯片的订单,北美、欧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汽车制造厂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工情况。同样地,为了应对需求下降,芯片制造商也缩减了汽车类芯片的生产规模。而正当汽车制造厂们好不容易咬紧牙关挨到了复工复产,加足马力准备扩大产量时,芯片供应商们却“力不从心”了。


受到连锁效应的影响,汽车芯片的短缺迅速波及到了智能手机领域。众多芯片制造企业不得不调整产能方向来“照顾”汽车制造企业,如此一来,手机缺芯现象也慢慢显现出来。


其四,人工智能、5G、IoT、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应用的涌现,开辟了新的芯片市场。除了智能手机及汽车外,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与半导体领域联系紧密。其中,新能源汽车是最受看好的应用。新能源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是汽车发展大趋势,其智慧驾驶、动力传动、车身控制、安全系统和娱乐设备等功能,都需要大量高级芯片,充电桩也需要芯片。车的功能越丰富,智慧驾驶技术越进步,对芯片的要求就越高。相比手机,新能源车的体量可能低一个数量级,但单价高出不只一个数量级,因此如果对其增长预测能够如期兑现,它将为半导体产业撑起万亿规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五,则是近期天灾的影响。近期发生在日本的7.3级强震、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寒流,也助推了这场全球芯片荒的严峻态势。


其中,日本是光刻胶领域的垄断者,占据了该领域80%的市场。而光刻胶则是芯片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耗材,与芯片质量直接相关。此外,由于美国半导体制造中心得州的寒潮影响,位于得克萨斯州的一些半导体制造商陆续关闭了工厂,其中包括三星、恩智浦、英飞凌。而且,得克萨斯州还有芯片代工上游公司应用材料、射频巨头 Qorvo、德州仪器、Flex 等半导体巨头。这无疑使得全球芯片产能进一步降低。


我们目前面对的严峻形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近日表示,2021年1月份,我国汽车产量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显现。


2021年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8万辆和250.3万辆,同比大幅增长,环比产量降幅较大。李邵华日前在一个座谈会上表示,去除2017年和2020年春节在1月份产量环比大幅下降的年份数据,2021年1月汽车产量因芯片短缺问题环比跌幅较2016年、2018年、2019年明显扩大。在多个影响因素中,芯片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花了数百亿美元建立起的国内半导体产业成效渐显,为国内提供了与西方公司竞争的资源。但国内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的份额仍旧寥寥无几。


长期依赖于进口,让我们在今年的“缺芯”潮中处境尤其被动。


在3月1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收入达到8848亿元,平均增长率达到20%,为同期全球产业增速的3倍。


田玉龙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芯片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中国政府将在如下领域采取措施,在国家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


一是加大企业减税力度。对于集成电路企业自获利年度开始减免企业所得税。


二是在产业基础进一步加强提升。芯片产业涉及材料、工艺、设备等一系列产业基础问题,且涉及比较长的产业链。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芯片产业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生态环境。在产业链上形成互补、互相支撑的局势,芯片产业发展靠应用引导,在汽车、工业、医疗、教育领域,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这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四是加强人才储备、人才培养。芯片产业发展依赖于人才,所以工信部将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此外,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链,要加大全球范围的合作。中国将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推动芯片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缺芯”危机过后,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吗?


需要思考的是,随着时间推进,匮乏会不会变成过剩。在这波芯片代工厂们的产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过后,需求在不断下降,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并不迅猛的情况下,芯片过剩会不会又成为下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新浪财经、中国软件网、集微网、赛博汽车、中国基金报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12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035191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