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杨金龙教授:对新型陶瓷材料情有独钟


来源:www.188betkr.com 初末

[导读]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翻越一座座科研山峰,在陶瓷成型、陶瓷粉体球形及空心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等领域创造了很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工业和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www.188betkr.com 讯杨金龙,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结构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胶态成型工艺,激光三维加工陶瓷坯体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远红外陶瓷的制备及应用,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古陶瓷技术发展史及科技鉴定,空心球保温绝热材料的研究,先进陶瓷胶态成型新工艺及理论研究,陶瓷天线罩材料的研究。


曾获多项荣誉,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项3项,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截至2018年12月31日,通过技术成果鉴定20项,共发表文章272篇,其中SCI收录177篇,EI收录50篇;授权专利100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73项,国际发明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国防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申请专利32项。




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科研如同登山,吸引着众多攀登者,杨金龙教授也是众多攀登者中的一员,多年来在新型陶瓷材料领域醉心研究,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翻越一座座科研山峰,在陶瓷成型、陶瓷粉体球形及空心化、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等领域创造了很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工业和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金龙于1987年到中北大学攻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0年4月硕士毕业后,到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他深感自我专业知识的匮乏,苦下功夫坚持复习专业知识;1992年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材料系,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声名卓著的黄勇教授,1996年8月,杨金龙留校任教。在留校任教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他深感自己的不足,决定出国深造,1999年,他赴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材料系作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国际著名陶瓷科学家Gauckler教授,这段经历为他回国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厚积薄发,硕果累累


多年来,杨金龙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提出了陶瓷胶态注射成型工艺,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8项中国发明专利,提出并实现了水基非塑性浆料注射成型的学术思想,该项成果通过教育部和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13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提出胶态成型制备避免应力坯体的方法和学术思想,该学术思想指出胶态原位凝固成型虽然可以获得密度均匀的坯体,但在液固转变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将会在干燥、排胶、烧结和机加工的过程中发展、遗传和变异,并且提出克服坯体的内应力的方法,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认可;首次揭示了陶瓷浓悬浮体液固转变过程中裂纹形成的机制,提出了避免裂纹产生的2种方法,获准中国发明专利2项。


通过颗粒稳定泡沫技术,制备超稳定的泡沫浆料,然后将泡沫分离,成功制备了微米级陶瓷聚空心球,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获得高附加值应用。2011年通过河北省组织的2项技术成果鉴定,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山西省孝义开发区投资1.4亿元建立了年产5万吨的空心微珠生产线;研制成功国际上第一台陶瓷胶态注射成型机和工业化原机,通过教育部组织的2项专家鉴定,获准2项中国发明专利,发明陶瓷悬浮体快速均匀混合可控固化新工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此项技术和装备将悬浮体分成两组或者多组,各组份长期保存而不发生固化。但是当将各组份在短时间内快速均匀混合,利用不同特性悬浮体之间发生反应并且固化成型,该方法具普适性。杨金龙教授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团队合作,共谋发展


成功离不开杨金龙教授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的支撑。从瑞士回国后,杨金龙成为清华大学材料系黄勇教授课题组中的一员,2004年12月,在晋升教授时,由于先进陶瓷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需要,他组建了自己的课题组,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开始带领师生开展先进陶瓷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在科研成果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杨教授与他的导师、清华大学材料系黄勇教授及课题组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一起潜心钻研新型陶瓷技术,先后成功开发了陶瓷微珠如陶瓷磨介、陶瓷笔珠、远红外陶瓷微珠、微米级陶瓷开闭孔空心球等,可应用于超细粉体的研磨、陶瓷球珠笔、竞技体育运动、透波材料、A级防火保温板等领域。


目前,杨金龙课题组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7名;杨金龙作为导师或副导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有17名,本科生30余名。曾在课题组作访问学者的有4名;在课题组作博士后的有16名,其中在站的5名,已出站的11名,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本科生Gianluca曾在课题组做本科毕业实习。


科研之路并不容易,可正是因为和团队并肩作战,杨金龙教授才能在科研道路一次次的披荆斩棘,克服困难。相信今后杨金龙教授也能和他的团队越过一座座山峰,创造出更多硕果!


参考资料:

舒铭泽、江珊等.默默无闻勤钻研 新型陶瓷谱新篇——记清华大学杨金龙教授及其科研团队

刘鑫.新型材料 独爱陶瓷——记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杨金龙教授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9

作者:初末

总阅读量:552059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