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从2011年开始,全球开始掀起3D打印热潮,当前,3D打印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市场应用已经取得积极的进展,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至今,呈现出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应用的态势。在这一领域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3D打印的发展提供源动力。
李涤尘教授在3D打印技术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获得过国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8年其研究成果“个性化下颌骨重建假体”产品获得了国内首个个性化产品CFDA注册,成为我国3D打印技术医学走向产业化的里程碑。此外,李涤尘教授在生物医用3D打印材料成果转化方面也走在了国际前列,其团队研发的3D打印peek材料已经多次在临床试验上取得成功。
人物经历
2009年-今: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3-1995年: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
1989-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86-1989年: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2-1986年:洛阳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本科学习
研究方向
1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应用
主要研究增材制造工艺新方法,包括金属、聚合物、陶瓷和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研究其在涡轮叶片、电磁波吸收、复杂构件制造和移动修复中的应用。
2生物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
主要研究定制化人体植入物和组织工程支架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方法,研究细胞3D打印工艺,与医生合作开展医疗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做科研可以不讲究市场,但是要做产业,没有市场不行
李涤尘教授认为3D打印现在面临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到底用在哪?因为大批量生产成本比不过模具,这是最大的一个约束。现在最大的市场,一个是生物医疗,一个是航天航空,因为航天航空毕竟算是中小批量,而且它对成本来说并不是非常苛求的。而医疗基本上是个性化制造,它对成本也不会很苛求的。但是如果做汽车行业,做大批量生产,产品开发阶段可能问题不大,但是要实际生产,还是存在问题的。
高校如何实现产业化落地
经过多年对3D打印产业化的摸索,李涤尘教授总结了三个要点。
第一,找到具备竞争力的产业落脚点。比如说做医疗,没有市场的技术必定会被淘汰。李涤尘教授就跑到医院去,因为他认为单件小批量生产最典型的用处就是医院,医院每个患者需求都不一样。通过跟医生交流,他找到了骨的替代需求,因为它有微结构,有外型结构,3D打印的优势恰好能体现出来。
第二,应用必须自己去找。这个应用是要脚踏实地到应用部门去反复交流沟通以后,根据你的技术特点才能凝炼出来。凝练出来以后,再深入挖掘,市场就一点点做大了。
第三,要寻找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应用端合作伙伴。就医疗应用而言,李涤尘教授他们寻找了很多合作伙伴。比如像第四军医大这样的医院,他们医生都非常有活力,而且他们学校文化也鼓励创新。有了这个前提,他们提出方案,李涤尘教授这边提供设计和产品,尝试应用后取得了成功,路就走通了。
产业化应用是科研发展的落脚点,科研再先进,最终如果不能实现产业化,也无非是一种纸上谈兵。3D打印的产业化目前看来还需要行业内人士进一步努力,如何将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是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来源:
西安交大官网
新材料在线.3D打印技术的市场潜力|专访西安交大李涤尘教授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墨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