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导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课题组在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www.188betkr.com 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课题组在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者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一种奇特的非周期性结构。该结构尽管只有一个原子层厚,但却能对锂离子的传输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成为除了晶界、点缺陷以外的又一类需要受到固态锂电池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非周期性结构。该研究成果近日以Single-atom-layer traps in a solid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batteries 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全固态锂电池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为当前电池研究的热点,而成功构筑这一电池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固态电解质。为了有针对性地设计具备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研究者必须先充分理解其中锂离子的传输机理。对固态电解质而言,扰动理想晶体结构的“非周期性结构”可以对离子电导率带来数量级的改变,因此它们对于理解离子传输机理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非周期性结构主要包括晶界和点缺陷这两大类,而上述工作则发现了一类新的可以剧烈影响离子传输的非周期性结构。通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对经典固态电解质Li0.33La0.56TiO3的观测,研究者发现了大量单原子层缺陷,并且这些缺陷相互之间会形成闭合回路。显微学和理论计算的综合分析表明,尽管这些缺陷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它的特殊原子构型却可以彻底阻止锂离子穿过。当这些缺陷相互结合形成闭环时,被封闭体积中的锂离子将无法逃离,而其外部的锂离子也无法进入,从而使得这部分材料实质上无法参与离子传输。电镜观测已证实该现象在样品中大量存在,而且Li0.33La0.56TiO3的离子电导率将因此下降约1-2个数量级。研究者把这种独特的非周期性结构命名为“单壁锂阱”(single-atom-layer trap, SALT)。在未来的研究中,如果能减少甚至避免单壁锂阱的形成,离子电导率将获显著提升。研究者正在往这个方向进行进一步探索。这一发现为离子传输机理的研究和材料的设计优化都提出了新方向。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篇文章读起来激动人心,报道了一个非常新奇的观测结果”,并且认为“它将在固态电解质/固态电池领域,甚至更普遍的在材料科学和电子显微学共同体中激起广泛讨论。”


  该论文的第一单位为中国科大,共同第一作者依次为中国科大博士生朱峰、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生Md Shafiqul Islam、美国Ames Laboratory的Lin Zhou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依次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莫一非和中国科大教授马骋。该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大创新团队培育基金等的资助。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墨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11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