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2016年以来,国务院多次提出化解过剩产能,激活沉淀要素资源。其中,钢铁和煤炭行业是中央重点突破的两个行业。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促进企业脱困和产业升级。
当前,产能过剩不仅正阻碍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市场退出障碍是导致产能过剩长期存在且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有媒体报道称,为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政策,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退出通道,帮助企业解决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引发的人员补偿包袱过重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产能过剩退出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和产能升级。
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退出障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除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行业外,光伏设备、风电设备、LED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上述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退出障碍,主要表现在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券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四个方面。
自2009年以来,中央部级或部级以上单位已密集发布有关去产能的文件。但实际产能淘而不汰,不减反增。
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例,2012年底,国内钢铁产能约9.76亿吨,比2008年增54.8%。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产能却达到12亿吨,远远超过需求。我国煤炭产能目前已达到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这些产能未来会陆续释放,将使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
在水泥行业中,虽然国家先后出台数十个相关文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但是水泥的产能却不减反增,目前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到70%,产能严重过剩。据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2014年3个省区依然有新建的水泥项目上马。
新增产能难抑制,现有产能难退出,导致目前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
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可以重塑企业活力,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各地大多采取这种办法。近几年,中央陆续出台多项文件,将“加快行业兼并重组”作为“去产能”的重要手段,部分地方政府为加快这一进程不惜进行行政干预,导致部分行业虽然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但产能过剩压力却丝毫没有缓解。有专家分析认为,行政干预下的兼并重组往往不计成本收益,大企业出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地而盲目重组,重“增量”轻“质量”导致兼并重组流于形式。
此外,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券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的现象在全国也屡见不鲜。因此,扫清市场退出障碍和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政策加快“去产能”畅通退出通道
近年来,我国在“去产能”领域的政策不断加码,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既要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也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今年重中之重,针对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的“去产能”。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采取五大措施“去产能”: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二是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三是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四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五是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取得突破。
1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文件规定,此资金根据全社会发电量征收,根据2015年的发电量测算,全国年度征收专项资金约为467亿元。
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拟建立退出机制,清理“僵尸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
具体而言,李朴民认为,企业压减产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退出过剩产能,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退出部分产能,城市钢厂实施转型转产或减量化环保搬迁,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等。
有关专家表示,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迫在眉睫,扫清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市场退出障碍,建立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当前,产能过剩不仅正阻碍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市场退出障碍是导致产能过剩长期存在且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有媒体报道称,为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国家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推出一系列政策,建立产能过剩行业退出通道,帮助企业解决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引发的人员补偿包袱过重等问题,进一步推动市场化的产能过剩退出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和产能升级。
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退出障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除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行业外,光伏设备、风电设备、LED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上述大多数产能过剩行业存在市场退出障碍,主要表现在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券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四个方面。
自2009年以来,中央部级或部级以上单位已密集发布有关去产能的文件。但实际产能淘而不汰,不减反增。
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为例,2012年底,国内钢铁产能约9.76亿吨,比2008年增54.8%。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8.23亿吨,产能却达到12亿吨,远远超过需求。我国煤炭产能目前已达到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这些产能未来会陆续释放,将使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
在水泥行业中,虽然国家先后出台数十个相关文件淘汰水泥落后产能,但是水泥的产能却不减反增,目前全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到70%,产能严重过剩。据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2014年3个省区依然有新建的水泥项目上马。
新增产能难抑制,现有产能难退出,导致目前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进程。
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可以重塑企业活力,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各地大多采取这种办法。近几年,中央陆续出台多项文件,将“加快行业兼并重组”作为“去产能”的重要手段,部分地方政府为加快这一进程不惜进行行政干预,导致部分行业虽然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但产能过剩压力却丝毫没有缓解。有专家分析认为,行政干预下的兼并重组往往不计成本收益,大企业出于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地而盲目重组,重“增量”轻“质量”导致兼并重组流于形式。
此外,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券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的现象在全国也屡见不鲜。因此,扫清市场退出障碍和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政策加快“去产能”畅通退出通道
近年来,我国在“去产能”领域的政策不断加码,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确既要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也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今年重中之重,针对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的“去产能”。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发改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将采取五大措施“去产能”: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二是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三是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四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五是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取得突破。
1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用于支持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文件规定,此资金根据全社会发电量征收,根据2015年的发电量测算,全国年度征收专项资金约为467亿元。
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供给侧管理“去产能”,拟建立退出机制,清理“僵尸企业”,加快推进兼并重组。
具体而言,李朴民认为,企业压减产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比如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退出过剩产能,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退出部分产能,城市钢厂实施转型转产或减量化环保搬迁,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等。
有关专家表示,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去产能”迫在眉睫,扫清化解产能过剩行业市场退出障碍,建立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