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铜产业集群化乃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有色网

[导读]随着中国经济中高速运行的常态化,山东铜产业面临三大压力: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多数产能过剩,三是融资困难。“十三五”山东省铜产业如何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www.188betkr.com 讯“十二五”是山东铜冶炼和铜加工产业(以下统称铜产业)发展的黄金期,2010年到2014年,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从59.09万吨发展到118.8万吨,增长了101%;铜加工材从26.48万吨提高到88.34万吨,增长了234%。随着中国经济中高速运行的常态化,山东铜产业面临三大压力: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多数产能过剩,三是融资困难。“十三五”山东省铜产业如何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山东铜产业现状分析

  2014年,山东省精炼铜产量118.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第三位。铜材产量88.34万吨,位居全国第六位。

  目前山东地区最大的精炼铜企业为东营方圆铜业有限公司,其次为山东祥光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的产量占据山东地区总产量的约75%。山东方圆铜业的精铜产能在2015年将达到75万吨,其中50万吨原材料来源于从海外市场进口铜精矿,而另外25万吨原材料来自于废铜和粗铜。

  目前,山东每个地区都有规模不等的涉铜产业。17个设区市中,铜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6个。

  跨行业发展,敢想敢干。成立于2005年的祥光铜业集团,是仅次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第三大炼铜企业,继美国肯尼柯特公司之后的世界上第二家采用“双闪速炉”——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工艺的铜冶炼厂,也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环保、节能、高效的现代化铜冶炼厂。年可生产阴极铜40万吨、黄金20吨、白银600吨、硫酸及相关产品140万吨。

  祥光铜业集团由凤祥集团与阳谷宏祥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立。为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凤祥集团“无中生有”,让没有铜精矿,也不靠港口的阳谷县在2004年跨界进入铜冶炼行业,化不可能为可能,2007年建成年产20万吨精炼铜的祥光铜业。

  天圆铜业、亨圆铜业、奥博特铜铝业公司等都是跨界发展的成果。他们作为纺织、贸易、电力等产业的成功者进入铜产业领域后,从管理到营销,从品牌发展到售后服务,打破传习成见和既存的规则,使中国传统铜企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进入铜产业,汲取在其他行业中的经验,能够迅速切换思维模式,从传统铜产业管理的理性思维切换到用户的感性思维与痛点,从为用户考虑的本质出发,推动铜产业快速发展。

  没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山东省铜产业领域较为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大项目及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较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项目分布相对分散,不利于产业链衔接和配合等。

  创新能力不足。山东大多数铜产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不高,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强。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扩展,缺乏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龙头核心企业,因而专业化分工协作大都处于层次较浅的网状结构而非金字塔型的纵深结构,难以充分实现现代产业集群意义上的外部经济。

  东营开发区2014年铜产业产值高达1000亿元,虽然以方圆铜业为龙头,形成了电解铜-铜板带、电解铜-铜线杆-电缆等产业链。但大部分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产品所占比例很小。

  产业同构性现象严重。产业同构化是指在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将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山东铜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营、烟台和聊城。这几个铜产业大市主要以精炼铜+铜杆铜线为基础,产业结构基本一致。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现有行政区划和考核机制的约束,地方政府往往忽视专业化分工、价值链延伸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规律,盲目以提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片面看重GDP,造成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产业链的横向及纵向整合,严重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使集群效应难以充分释放。另一方面由于铜杆铜线本身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GDP贡献大,逐利性促使政府、企业纷纷效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同构化趋势加剧。

山东铜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

  山东铜产业的兴起源于跨界发展。“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期间,山东铜产业如何发展,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质,继续运用跨界思维,确定一个更优的区域发展模式。相比其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铜产业集群,整合资源,通过将经济界同科研界和高校结合,支持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实现铜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山东铜产业拉动区域经济贡献的主要方向。

  产业集群概念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成功经验的总结,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称之为产业集群。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跨产业发展是其显著特征,本地社会关系网络是其深层基础。企业地理集中和产业区域集聚是产业集群两个基本属性。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产业集群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其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波特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和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并强调产业集群在获取信息、供应商、员工、公共物品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设计思路。

  东营等地具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铜产量位列全国第6位,金、银产量均列全国前10位,是山东省百强企业、全国500强企业。2014年,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突破了600亿元的销售额。天圆铜业有限公司拥有生产高精度电子合金铜板带3万吨,高速列车接触线、承力索2万吨,棒材及规格丝10万吨、阳极板10万吨的能力;天圆铜业投资20亿元建设的20万吨铜加工项目,达产后铜加工将达到4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大海集团金玺铜业年产10万吨电解铜项目、亨圆铜业年产20万吨铜深加工项目、圣圆铜业20万吨铜加工项目、华东电缆5万吨铜深加工项目正在建设。

  作为铜加工的下游,山东华东线缆集团有限公司,现已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5家全资子公司,公司投资50487万元,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征地200亩,新上年产5万吨微电子电磁线及特种线缆项目。该项目利用国际和国内铜资源及本企业的技术装备优势,以高精度无氧铜杆、铜排、铜板带,180级聚酯亚胺微电子电磁线及矿物质绝缘电缆为主导产品,其主要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引进德国、芬兰、英国、法国、日本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自动化精密生产,能耗低、无污染。万达集团探测电缆的年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一,SDEMFB膜包线缆和潜油 电缆的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同行业前3名。

  阳谷县铜产业以祥光铜业为龙头,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铜精深加工,打造千亿元铜产业。在祥光铜业的带动下,祥瑞铜材、大金铜业、明鑫铜业、中大矿缆、鑫辉电缆、天安阀门、万德豪阀门等20余家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铜精深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祥光再生资源公司年产15万吨再生铜冶炼项目已顺利投产,民杰科技年产30万吨废铜拆解回收项目建设中。阳谷拥有规模以上电缆生产企业50余家,拥有2条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生产线,可生产7大类800多种型号21000多种规格的电线电缆。

  集群化发展是区域跨界产业发展的结果。在跨界产业沿袭原有要素依赖发展一段时间之后,伴随原有比较优势的丧失,必须寻求发展的转型。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越来越面临竞争压力和弱势地位所带来的制约,给地方经济升级与转型带来潜在的负面压力。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山东形成了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竞争力的铜冶炼和铜加工企业,但大多数还处于依靠“逐底竞争”获得发展的低端道路上。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核心竞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山东铜产业产值不小,但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仍不理想。因此,实现铜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升级发展,符合山东政府和企业的愿望。

  山东省铜产业集群化发展,当前最需要的是提升技术能力和整合资源。在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各地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考虑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均衡,确定各地铜产业集群的特色和重点,进行培育和发展。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

  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单个企业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能够增强区域竞争能力,拉动区域经济。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再到下游产品使用,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群体中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不断将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配套企业,繁衍出新企业。而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小企业也走向专业化,这样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令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共同参与,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这里的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其中许多知识,如凭经验积累发展起来的知识难以具体化、系统化,没有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耳濡目染很难传播或传播很慢。在产业集群内部,在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的同时,大量生产企业也时刻面临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使集群内的企业时刻保持创新的动力。产业集群的学习与创新效应,同时也刺激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在企业集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起,使集群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并且,企业集群也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相应增加。随着需求变化,工艺过程日益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而且还使它们实现了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生产效率。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创新。在企业集群区,由于众多厂商聚集在一起,可以共用一些资源,如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群体内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空间交易成本降低。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例如,亨圆铜业的铜线杆,用户一个电话,用叉车就可以送到下游用户金圆铜业的厂房,零运费、零仓储。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灵活性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产业集群现象相对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山东铜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的阵痛显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山东铜产业运行基本面较好的格局没有改变。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山东铜产业也面临着建设“一带一路”的机遇。山东应该化挑战为机遇,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实现山东铜产业大省向强省转型升级。在现阶段,无论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维护稳定,还是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主动适应“新常态”,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创新的驱动作用,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为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从全省协调发展出发进行产业集群规划。针对山东省铜产业发展存在着整体的不充分性和附加价值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制定山东省铜产业集群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无论哪个产业,如果供大于求,其结果是导致本行业的利润向下游转移,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现在问题是,全产业链都供大于求,例如,从铜矿石-铜冶炼-铜加工-电线电缆。在整个供大于求的产业链循环过程中,与各自此前同期相比,任何行业都不应该是真正的获益者。因此,在供大于求产业内部激烈竞争的同时,上下游产业链要坚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共赢定位,主动去建立和完善未来长远发展合作的关系,应该是各企业,尤其是有竞争力企业的正确选择。

  明确铜产业发展方向。在“十三五”规划中,山东省必须明确铜产业发展方向。2013年11月,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计划》,对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六大优势传统产业进行扶持,有色金属作为冶金产业的一部分被提及。2015年4月出台的《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提出培植发展4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有色金属列为第14个需要改造提升的传统优势产业。山东作为铝产业大省,2014年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产量分别为1237.44万吨、283.6万吨和1024.76万吨,铜产业118.84万吨的精铜和88.34万吨的铜加工材产量就显得微不足道,政府关注自然就少很多。在电解铝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十三五”加大对铜产业的扶持力度就尤为重要。以循环发展为基本模式,加快产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型,突出高铁、电子、建筑材料等领域产品铜加工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生产,推进铜产业新材料产业规模化、精深化、高端化、新型化发展。

  打破行政分割。集群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的主要因素是行政分割,促进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铜产业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附加值比较高,要结合山东省中长期发展战略,按照“组群”发展的思路,铜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受行政区划的锁定,适当进行资源整合和集中,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分工,引导铜产业集群走高端发展道路。促使山东铜产业聚集和资源有效配置及区域间专业分工的发展,充分释放铜产业集群效应。

  创造良性互动的铜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环境是指影响集群企业生存发展的所有因素总和,包括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集群运行的机制和支持体系等。地方政府卓有成效的产业扶持是引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要重视发挥调控、引导和规范功能,将政策着力点放在推动产业集群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环节演进上。

  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提供社会保障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大力促进中间品市场体系的完善。

  二要强化质量监管、信用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有利于社会公平竞争的制度构建,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升级的软环境,帮助其走出低成本竞争依赖的“陷阱”。政府在信息、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加大有效的社会服务支持,从而使铜产业集群化得到地方政府有力的服务引导和政策扶持。

  完善具有针对性铜产业集群的区域资本市场体系。对铜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而言,最大和最直接的约束条件是资本短缺。山东铜产业产业集群基本上都以民营企业为主,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化融资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但光有肌体,没有血液,经济活不了。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服务对象、方式、条件等的限制,民营中小企业只能长期依靠非正式民间融资活动和相互贷款担保解决资金问题,运行成本和社会风险较高。在这种局面下,如果银行抽贷,势必导致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国内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的情况下,正在加大对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的资金把控。未来银行这种不良贷款双升的趋势若得不到根本改变,国内铜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仍可能延续。特别在青岛港铜骗贷事件、鹏辉铜业资金链断裂等事件的影响下,山东铜产业资金异常短缺,“融资难”严重制约了铜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

  围绕山东区域铜产业发展和资本供给改革,建议如下:

  一、 设立省级铜产业集群发展专项基金,加大财政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二、 加大对山东铜产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快优势铜产业上市的步伐。针对山东铜产业的企业特点,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技术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情况,“一企一策”制定具体的企业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挂牌上市计划。对于拟上市企业在上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企业改制、发行上市的效率。

  三、 组建民资化、民营化的地方中小商业银行。

  四、 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设立铜产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为铜企业短期融资提供担保,解决现有企业相互担保,一旦一家企业出事,整个产业崩溃的困境。

  五、 加强金融监管和法律规范,形成配置高效、运行规范的融资机制和资金支持体系。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多加沟通,畅通银企资金供需渠道。

  当前,实体经济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新常态”下,传统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引擎依然很重要。山东铜产业集群能否快速发展壮大,金融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

  提升产业集群的系统创新能力。政府应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传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和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建立集群创新支持系统,促进集群系统产学研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条件和公共服务。围绕铜产业的骨干企业,深化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价值链建设,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解决和推广,从而促进集群整体创新效率的释放和提高。

  重视生态环境平衡。铜产业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在铜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平衡。环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它跟一般的资源问题有所不同,一般的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可以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因为市场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工具。但是环境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市场并不能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环境污染属于因负的经济外部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空气、河流、海洋等公共环境没有明确的产权,造成污染企业无偿使用公共环境资源不用或不用完全承担污染的社会成本。在生态环保方面,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而需要有各方面的合作。政府在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

  通过规划重点项目,依靠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山东铜产业集群化发展。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注入新的动力。建设大项目、培植大产业、发展大集群,坚持“内生外引”相结合的招商策略,着力抓好域内企业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壮大铜产业集群。

  当然,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清理面向企业的收费,释放市场活力和潜力;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脱困,帮助涉铜企业渡过难关,也是非常必要的。

  产业集群作为极具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在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山东省铜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产业的主要方向,需要各级政府在科学把握集群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积极扶持。
推荐 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