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课题组《中国大气气溶胶联网观测研究》一文在《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AMS)发表。
由王跃思牵头,组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7家研究单位,于2011年启动了“中国大气气溶胶综合联网观测计划”(The Campaign on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CARE-China观测网主要依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在全国建立了36个研究型观测站点,统一仪器设备、观测标准和数据分析规范,协同展开了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前体物联网观测研究。历时3年获取了中国典型地区PM2.5连续质量浓度谱、气溶胶9级粒径段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谱;获取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组成浓度谱、气溶胶气态前体物(包括SO2、NOx、CO、O3和VOCs)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联网观测数据,形成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时间、空间、组分、浓度与光学特性变化的综合研究平台。研究结果将为我国人为大气气溶胶逐步消减提供科学指导和验证评估手段。
观测网综述文章The Campaign on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 被BAMS 接收发表。BAMS 主编认为:CARE-China首次进行了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物理、化学与光学特性综合监测,并尝试评估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影响。论文详细阐述了CARE-China观测网的实验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和价值;首次给出我国典型区域气溶胶物理化学谱分布特征,尤其是我国高浓度气溶胶关键化学成分存在显著的粗、细模态双峰谱分布结构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对我国气溶胶气候辐射效应的不确定性研究和重霾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将有实质性突破。
文章信息:Jinyuan Xin, Yuesi Wang, Yuepeng Pan, Dongsheng Ji, Zirui Liu, Tianxue Wen, Yinghong Wang, Xingru Li, Yang Sun, Jie Sun, Pucai Wang, Gehui Wang, Xinming Wang, Zhiyuan Cong, Tao Song, Bo Hu, Lili Wang, Guiqian Tang, Wenkang Gao, Yuhong Guo, Hongyan Miao, Shili Tian, and Lu Wang, 2015: The Campaign on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 Bull. Amer. Meteor. Soc., 96, 1137–1155. doi: http://dx.doi.org/10.1175/BAMS-D-14-00039.1.
图1. CARE-China观测网站点地理位置
图2. 中国硫酸盐气溶胶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
图3. 中国有机气溶胶OC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
图4. 中国黑炭气溶胶EC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
由王跃思牵头,组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7家研究单位,于2011年启动了“中国大气气溶胶综合联网观测计划”(The Campaign on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CARE-China观测网主要依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在全国建立了36个研究型观测站点,统一仪器设备、观测标准和数据分析规范,协同展开了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前体物联网观测研究。历时3年获取了中国典型地区PM2.5连续质量浓度谱、气溶胶9级粒径段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谱;获取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组成浓度谱、气溶胶气态前体物(包括SO2、NOx、CO、O3和VOCs)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联网观测数据,形成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时间、空间、组分、浓度与光学特性变化的综合研究平台。研究结果将为我国人为大气气溶胶逐步消减提供科学指导和验证评估手段。
观测网综述文章The Campaign on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 被BAMS 接收发表。BAMS 主编认为:CARE-China首次进行了中国区域大气气溶胶物理、化学与光学特性综合监测,并尝试评估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影响。论文详细阐述了CARE-China观测网的实验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和价值;首次给出我国典型区域气溶胶物理化学谱分布特征,尤其是我国高浓度气溶胶关键化学成分存在显著的粗、细模态双峰谱分布结构的特点,明显不同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对我国气溶胶气候辐射效应的不确定性研究和重霾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将有实质性突破。
文章信息:Jinyuan Xin, Yuesi Wang, Yuepeng Pan, Dongsheng Ji, Zirui Liu, Tianxue Wen, Yinghong Wang, Xingru Li, Yang Sun, Jie Sun, Pucai Wang, Gehui Wang, Xinming Wang, Zhiyuan Cong, Tao Song, Bo Hu, Lili Wang, Guiqian Tang, Wenkang Gao, Yuhong Guo, Hongyan Miao, Shili Tian, and Lu Wang, 2015: The Campaign on Atmospheric Aerosol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 CARE-China. Bull. Amer. Meteor. Soc., 96, 1137–1155. doi: http://dx.doi.org/10.1175/BAMS-D-14-00039.1.

图1. CARE-China观测网站点地理位置

图2. 中国硫酸盐气溶胶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

图3. 中国有机气溶胶OC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

图4. 中国黑炭气溶胶EC不同粒径浓度谱分布(2012年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