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米场钨钼矿区位于博白一岑溪铅锌钨锑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内。近年来,在开展普查工作中,发现了与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的矽卡岩型钨钼矿床,矿体规模大,产出主要受花岗岩体接触带控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米场钨钼矿床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钨钼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笔者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矿区及外围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其规律,认为该区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1.成矿地质背景
米场钨钼矿区区域上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隆起的南西段与博白拗陷东南边缘接合部位,陆川背斜西翼的北西边缘陆川一岑溪断裂的西南段。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及第三系等。其中前泥盆纪地层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和多次构造变形。由于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一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十分复杂。区域断裂主要有NE向和NW向两组,以前者为主,构成密集的NE向断裂带。陆川一岑溪断裂带从矿区西北部通过,并贯穿全区,该断裂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区域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另有少量燕山晚期火山岩。燕山晚期侵入的岩体有大桥(陆川)岩体、柏丫岩体、米场岩体、平塘岩体、油麻坡岩体、三叉冲岩体等。前4个岩体为黑 云母花岗岩,后2个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目前除大桥(陆川)岩体外接触带未发现钨钼矿体外,其余5个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均已发现钨钼矿体,岩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该成矿带上已发现黄铁矿、钨、钼、铜、铅、锌、金、锑、稀土等矿床(点)几十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博白县三滩硫铁矿床,油麻坡、三叉冲钨钼矿床;陆川县米场、安垌钼钨矿床等)。钨钼矿床主要为矽卡岩型,与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关系密切,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断裂破碎带中。
2.矿区地质概况
2.1 赋矿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黄洞口组、奥陶系黄隘组和石圭组、志留系连滩组及第四系。黄洞口组为 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片麻岩及条痕状混合岩;黄隘组是该区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二云石英片岩、石英二云片岩及石英片岩、片麻岩,其间夹有数层矽卡岩;连滩组为泥岩、千枚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
2.2 构造矿区位于陆川县背斜西翼的北西侧,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50°,倾角60~80°,偶有倒转。断裂发育,以NE向逆断层为主,NW向次之。其中延伸长,深度大,为本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断裂中局部赋存有石英脉型钨钼矿体。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主要为燕山晚期的米场花岗岩体,以中一粗粒结构为主,分内部相和边缘相,在边缘相带有混染现象,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其花岗岩矿物成分(%)如下:微斜条纹 长石18~23、环状斜长石31~42、石英20~28、黑云母3~10、角闪石l~3。化学成分(%)如下:Si02 67.80、Al203 14.84、Fe203 1.01、Fe0 2.32、Ca0 3.62、M90 1.51、K203.92、Na20 2.71、P205 1.75。微量元素(×10-6):W32.3、M0 11.5、Bi 2.1、C u 36.1、Pb 21.2、Zn 53.2。米场岩体属铝过饱和岩石,为富钾、钠且钾>钠的中酸性花岗岩,其中W、Mo、Bi元素富集系数达12~210,变异系数为l30%~278%,表明这些元素有利富集成矿。此外,区内还有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及石英脉等岩脉。
2.4含矿矽卡岩带
矽卡岩带主要分布于米场岩体外接触带奥陶系黄益组中,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一般由3~8层组成,单层厚3~60m,长度一般3 00~600m,最长1200m,岩性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主,为矿区主要赋矿岩性,与钨钼矿化关系密切。
2.5地球化学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矿区位于由W、Bi、Mo、Mn、Cu、Pb、Zn、V组成的异常中,其中W、Bi、Mo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与钨钼矿带分布比较吻合。
2.6地球物理特征1:5万航空磁测结果显示,在米场岩体南、北两端分别在六苏、莫村(大岭)一带存在有航磁异常分布,航磁异常与矽卡岩带分布一致,△Tmax=60--170y,经l:1万地磁详查圈出5个局部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3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的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米场岩体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初步认为有两种,一是矽卡岩型,以六苏、莫村矿段为代表,该类型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主要赋矿地层及岩性为奥陶系黄隘组的矽卡岩、片麻岩、变粒岩,为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二是中一高温热液石英脉型,以大坡矿段为代表,该类型矿体产于矿区中西部岩体内的断裂及石英脉中。
3.1 矿体特征
区内目前共圈定矿体37个,其中六苏矿段的矿体20个,莫村矿段的矿体14个,大坡矿段的矿体3个。现将各矿段的矿体特征描述如下:六苏矿段位于矿区南部,矿体产于米场岩体西南端与奥陶系黄隘组接触的矽卡岩带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NNE,倾向W,局部SE,倾角50°~84°。矿体长度一般l00~300m,主矿体长460~750m;矿体厚度一般2.78~7.14m,最厚19.35 m;品位W03 0.115%~0.438%,局部含Mo 0.032%。莫村矿段位于矿区北部,矿体产于奥陶系黄隘组的矽卡岩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NE—NEE,倾向NW,倾角55°~85°,主要矿体长度180~650m,厚度10.03~19.04m,最厚49.0m,品位W03 0.185%~0.486%,Mo 0.036%~0.l00%。大坡矿段位于米场岩体西侧。矿体产于岩体内的断裂蚀变带中,呈脉状产出,走向NE,倾向SE,倾角35°~74°。矿体长200~550m,厚l.22~1.63 m,品位W03 0.097%~0.135%,Mo 0.026%~0.128%。含矿岩石为断裂破碎带中的热液石英脉及压碎蚀变岩。
3.2 矿石特特征
矿石类型以原生矿石为主,主要有石榴子石矽卡岩钨一钼矿石和含角闪石绿帘石石英岩钨矿石两种。主要金属矿物为白钨矿,次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粒度0.05~0.2mm,个别达l.5 mm,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石榴子石问,并被后期方解石交代;辉钼矿为鳞片状集合体,稀疏浸染状分布。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石英、绿泥石、方解石、角闪石、绿帘石等,其中石榴子石白形一半白形粒状,粒径0.5~2mm,石英呈他形粒状,大小0.l~2mm不等,彼此镶嵌接触。矿石呈白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星点状构造。
3.3 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内各矿段的矿体所在的层位不同,其围岩蚀变也不同。六苏、莫村矿段矿体产在岩体外接触带中,主要蚀变为矽卡岩化、角岩化及绿泥石化;大坡矿段矿体产于岩体内的破碎带中,蚀变特征则为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
4找矿标志及潜力分析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产出特征等,并与邻近已探明的陆川安垌(中型)、博白县油麻坡钨钼矿(中型)对比,初步认为本区主要矿床属岩浆期后浅成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矽卡岩型)。米场矿区位于博白一岑溪铅锌钨锑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三滩一平塘钨锑黄铁矿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成矿带处于云开隆起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位,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具备形成大型钨钼矿床的地质条件,与区域上一些已知钨钼矿床存在着相类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如位于矿区南西5~lOkm的中型钨钼矿床—安垌、油麻坡、三叉冲矿床等均处在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及陆川一岑溪断裂带中,其构造、围岩控矿条件及矿体、矿石特征与米场钨钼矿床极为相似,矿体均产在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经区域对比以及从目前米场矿区普查成果看,米场矿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另外,矿区外围的六苏南西至靠椅嶂一带,地层为奥陶系黄隘组,有W、Mo、Bi低缓异常及白钨矿重砂异常分布,花岗斑岩脉发育,为钨钼成矿的有利靶区;莫村矿段至平塘一带,分布有规模较大的平塘岩体及Pb、Zn、Cu、Ag、W、Mo化探异常,并已发现多条含铁锰帽的矽卡岩带,平塘矿区在普查黄铁矿时,深部局部有铜、锌、钨矿存在,是寻找硫化物矿床的有利地段。故认为本地区找矿潜力巨大。 (作者:冯铭)
1.成矿地质背景
米场钨钼矿区区域上位于南华准地台云开隆起的南西段与博白拗陷东南边缘接合部位,陆川背斜西翼的北西边缘陆川一岑溪断裂的西南段。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及第三系等。其中前泥盆纪地层普遍遭受浅变质作用和多次构造变形。由于该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一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构造十分复杂。区域断裂主要有NE向和NW向两组,以前者为主,构成密集的NE向断裂带。陆川一岑溪断裂带从矿区西北部通过,并贯穿全区,该断裂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区域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另有少量燕山晚期火山岩。燕山晚期侵入的岩体有大桥(陆川)岩体、柏丫岩体、米场岩体、平塘岩体、油麻坡岩体、三叉冲岩体等。前4个岩体为黑 云母花岗岩,后2个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目前除大桥(陆川)岩体外接触带未发现钨钼矿体外,其余5个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均已发现钨钼矿体,岩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该成矿带上已发现黄铁矿、钨、钼、铜、铅、锌、金、锑、稀土等矿床(点)几十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博白县三滩硫铁矿床,油麻坡、三叉冲钨钼矿床;陆川县米场、安垌钼钨矿床等)。钨钼矿床主要为矽卡岩型,与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关系密切,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断裂破碎带中。
2.矿区地质概况
2.1 赋矿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黄洞口组、奥陶系黄隘组和石圭组、志留系连滩组及第四系。黄洞口组为 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片麻岩及条痕状混合岩;黄隘组是该区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二云石英片岩、石英二云片岩及石英片岩、片麻岩,其间夹有数层矽卡岩;连滩组为泥岩、千枚岩、二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
2.2 构造矿区位于陆川县背斜西翼的北西侧,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5~50°,倾角60~80°,偶有倒转。断裂发育,以NE向逆断层为主,NW向次之。其中延伸长,深度大,为本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断裂中局部赋存有石英脉型钨钼矿体。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主要为燕山晚期的米场花岗岩体,以中一粗粒结构为主,分内部相和边缘相,在边缘相带有混染现象,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其花岗岩矿物成分(%)如下:微斜条纹 长石18~23、环状斜长石31~42、石英20~28、黑云母3~10、角闪石l~3。化学成分(%)如下:Si02 67.80、Al203 14.84、Fe203 1.01、Fe0 2.32、Ca0 3.62、M90 1.51、K203.92、Na20 2.71、P205 1.75。微量元素(×10-6):W32.3、M0 11.5、Bi 2.1、C u 36.1、Pb 21.2、Zn 53.2。米场岩体属铝过饱和岩石,为富钾、钠且钾>钠的中酸性花岗岩,其中W、Mo、Bi元素富集系数达12~210,变异系数为l30%~278%,表明这些元素有利富集成矿。此外,区内还有花岗斑岩、花岗细晶岩及石英脉等岩脉。
2.4含矿矽卡岩带
矽卡岩带主要分布于米场岩体外接触带奥陶系黄益组中,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一般由3~8层组成,单层厚3~60m,长度一般3 00~600m,最长1200m,岩性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主,为矿区主要赋矿岩性,与钨钼矿化关系密切。
2.5地球化学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显示,矿区位于由W、Bi、Mo、Mn、Cu、Pb、Zn、V组成的异常中,其中W、Bi、Mo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异常规模大,强度高,与钨钼矿带分布比较吻合。
2.6地球物理特征1:5万航空磁测结果显示,在米场岩体南、北两端分别在六苏、莫村(大岭)一带存在有航磁异常分布,航磁异常与矽卡岩带分布一致,△Tmax=60--170y,经l:1万地磁详查圈出5个局部异常,可作为间接找矿标志。
3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的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米场岩体接触带中,矿床成因类型初步认为有两种,一是矽卡岩型,以六苏、莫村矿段为代表,该类型矿体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主要赋矿地层及岩性为奥陶系黄隘组的矽卡岩、片麻岩、变粒岩,为矿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二是中一高温热液石英脉型,以大坡矿段为代表,该类型矿体产于矿区中西部岩体内的断裂及石英脉中。
3.1 矿体特征
区内目前共圈定矿体37个,其中六苏矿段的矿体20个,莫村矿段的矿体14个,大坡矿段的矿体3个。现将各矿段的矿体特征描述如下:六苏矿段位于矿区南部,矿体产于米场岩体西南端与奥陶系黄隘组接触的矽卡岩带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NNE,倾向W,局部SE,倾角50°~84°。矿体长度一般l00~300m,主矿体长460~750m;矿体厚度一般2.78~7.14m,最厚19.35 m;品位W03 0.115%~0.438%,局部含Mo 0.032%。莫村矿段位于矿区北部,矿体产于奥陶系黄隘组的矽卡岩带中,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走向NE—NEE,倾向NW,倾角55°~85°,主要矿体长度180~650m,厚度10.03~19.04m,最厚49.0m,品位W03 0.185%~0.486%,Mo 0.036%~0.l00%。大坡矿段位于米场岩体西侧。矿体产于岩体内的断裂蚀变带中,呈脉状产出,走向NE,倾向SE,倾角35°~74°。矿体长200~550m,厚l.22~1.63 m,品位W03 0.097%~0.135%,Mo 0.026%~0.128%。含矿岩石为断裂破碎带中的热液石英脉及压碎蚀变岩。
3.2 矿石特特征
矿石类型以原生矿石为主,主要有石榴子石矽卡岩钨一钼矿石和含角闪石绿帘石石英岩钨矿石两种。主要金属矿物为白钨矿,次为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白钨矿粒度0.05~0.2mm,个别达l.5 mm,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石榴子石问,并被后期方解石交代;辉钼矿为鳞片状集合体,稀疏浸染状分布。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石英、绿泥石、方解石、角闪石、绿帘石等,其中石榴子石白形一半白形粒状,粒径0.5~2mm,石英呈他形粒状,大小0.l~2mm不等,彼此镶嵌接触。矿石呈白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星点状构造。
3.3 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内各矿段的矿体所在的层位不同,其围岩蚀变也不同。六苏、莫村矿段矿体产在岩体外接触带中,主要蚀变为矽卡岩化、角岩化及绿泥石化;大坡矿段矿体产于岩体内的破碎带中,蚀变特征则为硅化、钾化、绿泥石化等。
4找矿标志及潜力分析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矿体产出特征等,并与邻近已探明的陆川安垌(中型)、博白县油麻坡钨钼矿(中型)对比,初步认为本区主要矿床属岩浆期后浅成中温热液交代矿床(矽卡岩型)。米场矿区位于博白一岑溪铅锌钨锑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南段,三滩一平塘钨锑黄铁矿多金属矿化集中区内,成矿带处于云开隆起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位,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具备形成大型钨钼矿床的地质条件,与区域上一些已知钨钼矿床存在着相类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特征,如位于矿区南西5~lOkm的中型钨钼矿床—安垌、油麻坡、三叉冲矿床等均处在云开台隆与博白拗陷的接合部及陆川一岑溪断裂带中,其构造、围岩控矿条件及矿体、矿石特征与米场钨钼矿床极为相似,矿体均产在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经区域对比以及从目前米场矿区普查成果看,米场矿区显示出较好的找矿前景。另外,矿区外围的六苏南西至靠椅嶂一带,地层为奥陶系黄隘组,有W、Mo、Bi低缓异常及白钨矿重砂异常分布,花岗斑岩脉发育,为钨钼成矿的有利靶区;莫村矿段至平塘一带,分布有规模较大的平塘岩体及Pb、Zn、Cu、Ag、W、Mo化探异常,并已发现多条含铁锰帽的矽卡岩带,平塘矿区在普查黄铁矿时,深部局部有铜、锌、钨矿存在,是寻找硫化物矿床的有利地段。故认为本地区找矿潜力巨大。 (作者: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