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钛工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2008年的中国钛工业仍不乏亮点:
首先是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仍顽强地获得正增长,特别是钛加工材的产量同比增加了17.3%,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
宝钛集团钛加工材的产量达到9541吨,比2007年增加了27.8%;这表明,在经济波动时,高技术含量的企业,产品全面的企业,高产品质量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2008年,中国的化工、航空航天领域仍保持了对钛材的较高需求,船舶、钢铁、电力、医用、制盐等行业对钛的需求有较大的增加;特别是钛加工材的进口量大幅增加61.1%,这些都表明中国仍保持着对钛材的较为强劲的需求。
2008年钛冶炼的技术进步明显
2008年,中国钛工业在钛冶炼技术及装备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遵义钛厂在四氯化钛加料及 还原炉中心散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功,大大降低了大型炉(12吨炉)生产的海绵钛的致密度,彻底解决了海绵钛坨中部产品中氯化镁不能蒸馏完全的难题。
抚顺钛厂研制的Φ2.56m沸腾氯化炉成功用于生产。
洛阳双瑞万基的多极性镁电解槽初步试验成功。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天化天泰公司合作研究的一步法 铝粉除钒试验获得成功,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
2008年钛加工取得重大技术进步
2008年,中国钛加工业在技术和装备上取得重大进步。
经过2007年、2008年两年的努力,宝钛集团、宝钢特钢和西北院分别再装备了4台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4台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和2台8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各自形成了20000吨、10000吨和8000吨钛锭的生产能力。
宝钛集团电子束冷床炉熔炼TC4合金锭技术取得突破,已工业化投入生产。
宝钛集团TC4钛合金Φ940mm/8t、Φ1040mm/10t大锭熔炼技术获得突破,实现了批量生产。
宝钢特钢引进的钛及其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线采用计算机控制形变,具有流程稳定、棒材组织均匀的特点。
科学院金属所引进奥地利SKK14精锻机安装调试成功,应用于科研和生产;24辊纵列式棒丝材轧机安装成功,实现稳定生产。
宝钛TC4钛合金Φ200mm~Φ350mm大规格棒材生产技术获得突破,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实现向国外宇航部门稳定出口。
宝钢“TC17整体叶盘等温锻件研究”通过技术鉴定。
西北院正在建设由2800mm热轧机组和1780mm冷轧机组为核心的板带生产线,预计2009年6月投产。
科学院金属所研制的Ti2448医用钛合金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检验,已进入人体植入的临床实验。
新形势需要新对策
2007年,在控制通胀的大背景下,国家为控制出口的过快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钛制品采取了取消和调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这些措施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目前新的形势下,拟应进一步鼓励出口,特别是应该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建议提高钛制品的出口退税率。
重新审视对钛行业的投资
2004~2007年,中国钛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对钛行业的投资。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对钛行业的冲击,使我们有机会从另一面来审视钛行业、审视这些投资:无论是投资海绵钛,还是投资钛加工材,技术和市场风险都是客观的、现实的。因此,投资应该非常慎重,至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的投资方向。
首先是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仍顽强地获得正增长,特别是钛加工材的产量同比增加了17.3%,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
宝钛集团钛加工材的产量达到9541吨,比2007年增加了27.8%;这表明,在经济波动时,高技术含量的企业,产品全面的企业,高产品质量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
2008年,中国的化工、航空航天领域仍保持了对钛材的较高需求,船舶、钢铁、电力、医用、制盐等行业对钛的需求有较大的增加;特别是钛加工材的进口量大幅增加61.1%,这些都表明中国仍保持着对钛材的较为强劲的需求。
2008年钛冶炼的技术进步明显
2008年,中国钛工业在钛冶炼技术及装备上取得很大的进步。
遵义钛厂在四氯化钛加料及 还原炉中心散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成功,大大降低了大型炉(12吨炉)生产的海绵钛的致密度,彻底解决了海绵钛坨中部产品中氯化镁不能蒸馏完全的难题。
抚顺钛厂研制的Φ2.56m沸腾氯化炉成功用于生产。
洛阳双瑞万基的多极性镁电解槽初步试验成功。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天化天泰公司合作研究的一步法 铝粉除钒试验获得成功,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
2008年钛加工取得重大技术进步
2008年,中国钛加工业在技术和装备上取得重大进步。
经过2007年、2008年两年的努力,宝钛集团、宝钢特钢和西北院分别再装备了4台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4台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和2台8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各自形成了20000吨、10000吨和8000吨钛锭的生产能力。
宝钛集团电子束冷床炉熔炼TC4合金锭技术取得突破,已工业化投入生产。
宝钛集团TC4钛合金Φ940mm/8t、Φ1040mm/10t大锭熔炼技术获得突破,实现了批量生产。
宝钢特钢引进的钛及其合金棒材热连轧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线采用计算机控制形变,具有流程稳定、棒材组织均匀的特点。
科学院金属所引进奥地利SKK14精锻机安装调试成功,应用于科研和生产;24辊纵列式棒丝材轧机安装成功,实现稳定生产。
宝钛TC4钛合金Φ200mm~Φ350mm大规格棒材生产技术获得突破,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实现向国外宇航部门稳定出口。
宝钢“TC17整体叶盘等温锻件研究”通过技术鉴定。
西北院正在建设由2800mm热轧机组和1780mm冷轧机组为核心的板带生产线,预计2009年6月投产。
科学院金属所研制的Ti2448医用钛合金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检验,已进入人体植入的临床实验。
新形势需要新对策
2007年,在控制通胀的大背景下,国家为控制出口的过快增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对钛制品采取了取消和调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这些措施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目前新的形势下,拟应进一步鼓励出口,特别是应该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建议提高钛制品的出口退税率。
重新审视对钛行业的投资
2004~2007年,中国钛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的对钛行业的投资。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及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对钛行业的冲击,使我们有机会从另一面来审视钛行业、审视这些投资:无论是投资海绵钛,还是投资钛加工材,技术和市场风险都是客观的、现实的。因此,投资应该非常慎重,至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