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云浮举行的2008年全国钛白行业年会上。众多钛白企业的领导或代表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困难局面而忧心忡忡,除从自身方面寻找积极对策以夕卜,还呼吁公众和舆论,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正视中国钛白工业50余年的发展成果和科技进步,客观评价钛白工业的现状与特点,鼓励钛白工业健康发展。在钛白行业处于如此低潮时,给予支持。现将业内一企业老总为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振臂疾呼的肺腑之言向行业公布,以引起全行业的共鸣、警醒和反思:中国钛白工业的健康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目的是期盼在行业组织、专家组成员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探讨出正确途径。欢迎各企业领导、专家组成员和有识之士就此话题发表高见,以引起业内讨论,并力求取得共识,重整旗鼓,真正做强做大产业。
199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钛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十年间,钛白产能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而同期下游各行业对钛白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5%,GDP的年增长率不高于13%。由此可见,钛白行业产能高速增长繁荣表象的背后,已埋下了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隐患。
尤其在近三四年来,行业内不少厂家纷纷扩产,行业外后来者不断加盟,新建扩建项目大部分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没有提高,产品应用性能没有改善,更逞说产品的个性化、专用化。这种低水平重复的盲目扩张的恶果已逐渐显现:
(1)随着项目建成产能集中释放,曾经导致对矿源需求骤增,钛矿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质量急剧下降。最严重时TiO240%左右的矿也被迫投入生产线,不少企业“等米下锅”,苦不堪言。同时严重影响 钛白粉质量的稳定性。
(2)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供大于求,导致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企业由此滋生出不健康的心态:别人都会在竞争中死去,惟独我能生存;进而孕育出行业的不正常状态:原材料价格上涨时,钛白粉价格无法与其同步上涨;原材料价格下降时,钛白粉的价格永远降得更快。这种现象在2007年下半年已经非常突出,在2008年可以说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这个过程仍在持续,许多生产企业伤痕累累,饱受重创。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得到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倒挂致使资金流耗尽,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将不在少数。
(3)自从2005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持续的宏观调控并明确把硫酸法钛白列入“两高一资"名单之后,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升值,出口退税的取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法实施使劳动力成本增高,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环保投入和运行费用增加等等,使本已供大于求的钛白行业更是雪上加霜,生产和经营成本剧增,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竞争能力,从2007年7月起,出口数量持续锐减,大幅滑落。本应出口的数量倾销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客观地说,中国钛白行业十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然而,钛白行业近年来的低水平盲目扩张及其导致的恶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为行业内的业者敲响了警钟。如何使中国钛白行业的发展步入健康的轨道,将是行业面临的紧迫课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a.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转变行业组织职能,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议成立常设机构和办事人员,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关注和收集行业内各企业的动态和各种情况资料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企业心声,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b.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反映钛白行业和企业目前的生存危机,为企业争取生存的条件。客观分析和反映钛白行业发展所取得成就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钛白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取得的成果,随着技术进步,污染治理将大有可为,达标排放并非遥不可及,唤起社会,公众,政府对钛白行业客观和正确的认识,为钛白行业正名和“去妖魔化”。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并非一句空话,应该给企业以时间,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甚至财税上的扶持。否则,“后天是最美好的,但是大多数人却会在明天晚上死去”。如果不让企业借助科技的力量并假以时日,在完成产业升级之前全都破产倒闭,何来“升级”?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目前国家为防止经济快速下滑,保持经济较好平稳发展而推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条件下,应抓住时机,向国家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钛白粉出口退税。最后,应收集统计有关数据,说明行业发展对安排人员就业的作用。
c.凝聚企业共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树立企业健康心态和建立行业正常生态,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d.发挥全国钛白行业专家组的积极作用,对新建扩建项目,应根据产能供需平衡,项目区域分布,当地环境容量,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技术装备先进性,产品应用性能适用性等原则,设置准入门槛,引导新投资者审慎投资。对于明显不具优势的项目,专家应勇于承担责任,联合有关部门如环保等,实行投票否决。
e.及时掌握全球钛白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鼓励业内龙头企业走出国门投资,抢占先机和相关国家市场,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印度和越南均有丰富钛矿资源,也具备了投资的基本条件,而当地的钛白工业则处于起步阶段,钛白应用市场广大,商机无限。
综上所述,中国钛白行业现状的症结在于短期内扩张过度,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引发以不理性的价格大量抛售产品,导致产品价格背离价值。长期以往,将会严重损害中国钛白行业的健康发展,使行业无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亟需业内凝聚共识,更需行业组织正确引导,积极促进,使钛白行业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以上一已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199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钛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这十年间,钛白产能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而同期下游各行业对钛白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5%,GDP的年增长率不高于13%。由此可见,钛白行业产能高速增长繁荣表象的背后,已埋下了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隐患。
尤其在近三四年来,行业内不少厂家纷纷扩产,行业外后来者不断加盟,新建扩建项目大部分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没有提高,产品应用性能没有改善,更逞说产品的个性化、专用化。这种低水平重复的盲目扩张的恶果已逐渐显现:
(1)随着项目建成产能集中释放,曾经导致对矿源需求骤增,钛矿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质量急剧下降。最严重时TiO240%左右的矿也被迫投入生产线,不少企业“等米下锅”,苦不堪言。同时严重影响 钛白粉质量的稳定性。
(2)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供大于求,导致市场上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企业由此滋生出不健康的心态:别人都会在竞争中死去,惟独我能生存;进而孕育出行业的不正常状态:原材料价格上涨时,钛白粉价格无法与其同步上涨;原材料价格下降时,钛白粉的价格永远降得更快。这种现象在2007年下半年已经非常突出,在2008年可以说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这个过程仍在持续,许多生产企业伤痕累累,饱受重创。这种状况如不及时得到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价格倒挂致使资金流耗尽,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将不在少数。
(3)自从2005年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持续的宏观调控并明确把硫酸法钛白列入“两高一资"名单之后,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大幅升值,出口退税的取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法实施使劳动力成本增高,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环保投入和运行费用增加等等,使本已供大于求的钛白行业更是雪上加霜,生产和经营成本剧增,在国际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竞争能力,从2007年7月起,出口数量持续锐减,大幅滑落。本应出口的数量倾销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客观地说,中国钛白行业十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硕的成果。然而,钛白行业近年来的低水平盲目扩张及其导致的恶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为行业内的业者敲响了警钟。如何使中国钛白行业的发展步入健康的轨道,将是行业面临的紧迫课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a.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转变行业组织职能,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议成立常设机构和办事人员,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关注和收集行业内各企业的动态和各种情况资料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企业心声,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b.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反映钛白行业和企业目前的生存危机,为企业争取生存的条件。客观分析和反映钛白行业发展所取得成就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钛白行业在节能减排中取得的成果,随着技术进步,污染治理将大有可为,达标排放并非遥不可及,唤起社会,公众,政府对钛白行业客观和正确的认识,为钛白行业正名和“去妖魔化”。调整结构,产业升级并非一句空话,应该给企业以时间,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甚至财税上的扶持。否则,“后天是最美好的,但是大多数人却会在明天晚上死去”。如果不让企业借助科技的力量并假以时日,在完成产业升级之前全都破产倒闭,何来“升级”?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目前国家为防止经济快速下滑,保持经济较好平稳发展而推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条件下,应抓住时机,向国家争取恢复或部分恢复钛白粉出口退税。最后,应收集统计有关数据,说明行业发展对安排人员就业的作用。
c.凝聚企业共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树立企业健康心态和建立行业正常生态,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d.发挥全国钛白行业专家组的积极作用,对新建扩建项目,应根据产能供需平衡,项目区域分布,当地环境容量,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技术装备先进性,产品应用性能适用性等原则,设置准入门槛,引导新投资者审慎投资。对于明显不具优势的项目,专家应勇于承担责任,联合有关部门如环保等,实行投票否决。
e.及时掌握全球钛白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鼓励业内龙头企业走出国门投资,抢占先机和相关国家市场,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印度和越南均有丰富钛矿资源,也具备了投资的基本条件,而当地的钛白工业则处于起步阶段,钛白应用市场广大,商机无限。
综上所述,中国钛白行业现状的症结在于短期内扩张过度,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引发以不理性的价格大量抛售产品,导致产品价格背离价值。长期以往,将会严重损害中国钛白行业的健康发展,使行业无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亟需业内凝聚共识,更需行业组织正确引导,积极促进,使钛白行业早日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以上一已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