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纳米行业门户?a href="//www.znpla.com/show/memberlogin/login.php" target="_blank">【登陆【/a> 【免费注册【/a>010-82930964 微博 微信 粉享這/a> | 广告服务| 中国粉体罐/a>
纳米网首 > 资讯
研精阐微 为民辟用——国家纳米科学中忂/span>
2022/11/28 点击 10895 欠/span>

中国粉体网讯纳米科技是我国具有“创新主动权”的战略性新兴科技领域,也是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源头之一。近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通讯、计算)、新能源、新材料、化工催化与绿色制造、大健康与新医学、类脑科学、深蓝、深海、深空等领域蓬勃发展,纳米科技已经成为这些新领域的关键支撑。如何通过纳米科技的发展来提升我国在诸多领域或行业的源头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是我们大家面临的重大挑战、/p>

定位与目栆/strong>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纳米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设,2003?2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p>


国家纳米中心定位于纳米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纳米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中国纳米科技领域国际交流的窗口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努力为中国纳米科技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国家纳米中心还致力于促进国家纳米科技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以期为中国纳米科技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nbsp;


组织机构


国家纳米中心现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p>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9/p>

1.纳米测量与表?/p>

2.纳米光子?/p>

3.纳米生物检浊/p>

4.纳米技术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中国科学院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9/p>

1.纳米系统基元的设计和构建

2.集成与多级次制速/p>

3.服役性能与失效机刵/p>




此外,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于2020年批准筹建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室,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表征、纳米标?个研究室,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重点实验室设有纳米器件、纳米材料、纳米制造与应用基础?个研究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于2018?2月成立了理论室、纳米加工实验室。国家纳米中心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单位共建协作实验室19个?nbsp;


主任:赵宇亮院士




研究领域:纳米生物效应分析,放射化学、/p>


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和RIKEN从事研究工作,与同事们一起发?13号新元素(Nh),成为元素周期表中亚洲国家发现的唯一新元素、/p>


2001年通过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回国,提出并开展纳米安全性研究,是国际上最早开展纳米毒理学研究的几位学者之一。从学术思想的提出到创建中科院纳米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辟了我国纳米毒理学与纳米安全性研究领域。率先建立并突破了该领域定量分析方法学瓶颈、部分方法被ISO/IEC颁布为国际标准分析方法,?60多个国家采用;揭示了大规模生产的碳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等毒理学性质及其规律性;率先揭示了纳米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化学机制;提出反向应用纳米毒理学性质的新思路,提出了设计纳米颗粒表面去调控肿瘤微环境,实现“监禁肿瘤”(非杀死肿瘤细胞)的肿瘤低毒性治疗新方法,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此外,他一直致力于推动纳米科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的科学前沿领域在我国的起步、形成和发展、/p>


研究成果


十多年来,国家纳米中心立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机构的科技竞争力显著提高、/p>


基础研究方面,国家纳米中心面向交叉学科前沿,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在纳米生物安全效应研究、纳米材料自组装研究、碳基新原理器件研究、功能导向纳米材料研究等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p>


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国家纳米中心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探索研究,在纳米复合涂层材料应用于电力设备防污闪、艾滋病预防药物研制、生化检测试纸的低成本打印技术和全自动微流控核酸检测芯片及仪器等技术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p>


技术支撑体系方面,国家纳米中心以技术标准与战略研究工作为主,初步搭建了我国纳米测量用标准体系,形成了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研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纳米标准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信息来源:国家纳米科学研究中心、/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黑金(/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来源:中国粉体网)


相关新闻9/span>
·
高压均质机设备供应商:安拓思纳米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入驻粉享這/a>2025.01.2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a>2024.12.11
·
【展商推荐】长沙西丽纳米研磨科技有限公司邀您出席第七届新型陶瓷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暨展览会2024.11.18
·石墨纳米材料供应商:东莞市八洲通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入驻粉享這/a>2024.11.04
·
纳米医学界的“探索者”:苏州大学刘庄教授2024.10.28
·纳米颗粒大小,该用哪种“尺子”测量?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