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一场关乎环境治理的持久战已经打响,上至企业,下至每个市民都关乎其中。在家庭轿车、工程车辆普及的当下,尾气排放显然是雾霾污染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运用科技节能减排,从源头解决控制雾霾,央企在这一场空气污染的对抗中,还有看不见的“纳米球”的另一面微局。
可实?亿元综合效益
2017年元旦,山东潍坊组织了一场“纳米球”抗霾公益活动,天津贝科马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玲介绍说 神奇的“纳米球”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与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p>
去年,胜利油田黄河钻井总公司网电钻机施?48口、进?9.97万米,占油田网电钻机总进尺的81.5%,替代成品油5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17642吨?nbsp;
而在一些偏僻地区,不能引用网电的钻井现场,如何解决减少污染排放和节能环保问题,仍然是钻井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胜利油田钻井总公司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取得了节能减排的明显效益
黄河钻井三公?038钻井队崔队长就曾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他们是从2014?月份开始试用这个肉眼看不到的“纳米球”,一用才知道作用可不小。柴油机的排烟明显减少,噪音降低了,钻井效率提高了
其实,崔队长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015?月份,渤海钻?0600队就尝试了“纳米球”的功效,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数据记录和科学分析。通过一年多的试用表明,“纳米球”除了明显地减少烟气排放之外,节油效率达到了7.38%,同时,还可延长润滑油一倍的使用寿命、/p>
据技术人员初步测算,胜利油田通过推广运用“纳米球”可实现节油、节电近3亿元的综合效益,同时,减少大量烟气排放和降低噪音,将取得明显的环保效益?nbsp;
近日,中国中车也出具了一篇自组装纳米球发动机固体润滑剂节油的实验报告,通过在咸阳和福州工地进行实地实时试验得出结论:经计算总平均油耗,燃油节油率为10.43%,节油效果明显
或引发第三次材料革命
国家?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航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涛教授,主要从事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与物性方面的研究,从留学日本回国到北航任教后,他发现了多种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新型非晶合金体系和新的制备技术,推动了非晶合金的应用研究、/p>
把非晶体合金制成纳米级非常困难,因其硬度高,且有很多工艺性技术需要突破。张涛团队反复努力,最终通过高能处理工艺得到了理想的样品。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行了多种材料实验、开发,拿到清华大学做摩擦学实验,在交通部做了理化性能指标测试、道路性能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历?年攻关,2009?月,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节能产品——“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
据张涛介绍,在“纳米球”的作用下,发动机实现了两次节能:一是阻力减少的节能,二是燃料燃烧充分的节能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各类车?.87亿辆,假设有1亿辆用上“纳米球”,按每辆车每年?万公里、每百公里节?升、节油率?0%算,每年将节约汽?0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一个大型油田一年的原油产量。同时还实现减排一氧化?25万吨,碳氢化合物21万吨,氮氧化?2.5万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