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阅读?00
方案摘要
在电子封装、新能源汽车等对重量敏感的领域,传统聚氨酯粘接胶的密度限制已成为制约其应用的关键瓶颈。常规导热胶虽能满足基础散热需求,但高密度特性易导致器件整体增重,且传统轻量化填料的引入往往伴随加工性能恶化——体系黏度急剧攀升、流动性下降,甚至影响界面粘接强度。针对这一矛盾,东超创新开发的 DCN-1208DQU 聚氨酯粘接胶改性导热粉?nbsp; ,这款产品经过最新的改性技术处理,可在A、B组份中同时使用,与树脂相容性优异,易均匀分散,且增稠幅度较小,使得粘接胶在达到目标导热率和比重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粘接强度。通过结构设计与界面协同技术,为轻量化粘接胶提供了全新突破路径、/p>
技术痛点与突破方向
传统低密度填料(如片状氮化硼)虽能降低材料密度,但其表面高极性易引发树脂体系黏度突变,导致以下问题:
1. 加工性能劣化:高黏度胶体难以实现精密点胶或均匀涂覆,尤其在微型电子元件封装中易出现填充不完整;
2. 界面粘接失效:填料团聚形成的应力集中点会削弱胶层与基材的机械锚定作用?nbsp;
3. 导热网络断裂:分散不均导致局部热阻激增,实际散热性能远低于理论值、/p>
DCN-1208DQU 的核心技术优?nbsp;
通过分子级接枝技术,在粉体表面构建有?无机杂化过渡层:
降低界面极性差 :改性层与聚氨酯树脂的极性梯度匹配,抑制填料团聚?nbsp;
增强机械互锁 :表面微纳粗糙结构提升与树脂的物理锚定能力,避免固化后界面剥离、/p>
相关方案
更多
小身材大能耐!这款导热?DCZ-4000A升级?散热不再两难
导热凝胶用导热粉
2025-03-29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 6.0W/m·K 高性能凝胶用导热粉
- 1.2W/m·K 低比重粘接胶导热粉体
- 13.0W/m·K 高性能硅胶垫片导热粈/a>
- 4.0W/m·K 低粘度灌封胶导热粈/a>
- 1.2W低密度聚氨酯粘接胶导热粉
- 8.0W/m·K 超薄硅胶垫片导热粈/a>
- 3.0W/m·K 环氧灌封胶导热粉
- 粒径小于60um3.0W/m·K 缩合型硅胶导热粉
- 六方耐水解氮化硼
- DCF-QH系列 新能源导热硅胶垫复合粈/a>
- 球形导热氧化铝DCA-S系列
- 类球形氧化铝DCA-L系列
- DCN系列 有机硅凝胶用导热粉填斘/a>
- 1.5W/m·K 缩合型粘接胶导热粉体
- DCA-W系列 高纯氧化铝粉?/a>
- 6.0W/m·K 耐力老化硅胶垫片导热粉体
- 2.0W/m·K 低成本灌封胶导热粈/a>
- 3.0W/m·K 缩合型粘接胶导热粈/a>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