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平/span>
白金会员
已认?/p>
微孔的孔径分析与介孔和大孔分析有何不同?
在微孔的情况下,孔壁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相互重叠,微孔中的吸附比介孔大,因此在相对压力<0.01时就会发生微孔中的填充,孔径?/span>0.5~1nm的孔甚至在相对压劚/span>10-5~10-7时即可产生吸附质的填充,所以微孔的测定与分析比介孔要复杂得多。显然,抉/span>BJH孔径分析方法延伸到微孔区域是错误的,两个原因,其一,凯尔文方程在孔径<2nm时是不适用的;其二,毛细凝聚现象描述的孔中吸附质为液态,而在微孔中由于密集孔壁的交互作用,使得填充于微孔中的吸附质处于非液体状态,因此孔径分布的规律必须有新的理论及计算方法,宏观热力学的方法已远远不够、/span>
微孔测试的硬件条件也更严苛,至少系统的真空度要求更高,孔径与填充压力的大致关系如下:
D(nm) 0.4 0.6 0.8 1.2 2.0
P/Po 10-710-410-310-210-1
需采用二级分子 ,并且压力传感器的精度要求更高,需增加小量程的压力传感器(10Torr ?nbsp;1Torr)进行分段测野/span>
精微高博 2020-12-24 | 阅读?324
推荐产品
供应产品
- 精微高博Dsc 600差示扫描量热?/a>
- AMI-300系列化学吸附?/a>
- 多组分气体吸附仪
- Master 400质谱?/a>
- 精微高博TMA 800热机械分析仪
- 精微高博STA同步热分析仪
- 精微高博TGA热重分析?/a>
- AMI-300 HP 双站化学吸附?/a>
- AMI-300 S 耐腐蚀片/a>
- 化工原料 快速比表面测试?/a>
- 白炭 三站比表面及孔径测试?/a>
- 催化 基础型比表面及孔径测试仪
- ?比表靡/a>
- 硅藻 基础型比表面测试?/a>
- 药物辅料 比表面及孔径测试?/a>
- 基础 钴酸锂比表面积分析仪
- 生物 高性能比表面及孔径分析?/a>
- 高通量 矿渣粉比表面测试?/a>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