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pan>导热性能翻倍!揭秘填料升级秘籍
中国粉体 2025/4/21 15:16:03 点击 361 欠/div>
导读填料的表面改性技术、/div>

中国粉体网讯?G通信、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芯片等领域,高效散热已成为制约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如硅胶、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仅?.1~0.3 W/(m·K),远无法满足需求。而通过添加导热填料提升导热性能时,往往面临填料团聚、界面热阻高、渗油等难题。此时,表面改性技?/strong>应运而生,成为破解导热材料性能瓶颈的“金钥匙”!


为什么导热填料需要“表面改性”?


导热填料的表面特性直接影响其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力。例如,氧化铝虽性价比高,但其强极性表面与有机基体(如环氧树脂)相容性差,导致颗粒团聚、界面空隙增多,最终降低导热效率、/p>


关键问题总结9/span>


1.界面声子散射:填料与基体声子振动频率不匹配,热量传递受阻、/p>


2.渗油与稳定性差:如导热凝胶中的氧化铝填料易与基体油分离,导致渗油和性能衰减、/p>


3.机械性能不足:团聚现象削弱材料的力学强度和长期可靠性、/p>


导热填料如何表面改性?


填料改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物理改性法以及化学改性法,但是目前应用最多且改性效果较好的改性方法是化学改性法+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其中主要包括偶联剂改性、酯化反应改性以及表面接枝改性、/span>


1.物理改性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力分散、超声波分散和高能处理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机械研磨、球磨、砂磨、高速搅拌等方式使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机械共混,形成无?有机复合材料、/p>


2.化学改性法


偶联剂改?/strong>是通过将偶联剂上的有机分子结合到无机粉体表面。使得无机粉体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减小团聚现象,增大与有机基体的相容性。一般有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以及铝酸酯偶联剂等、/p>


酯化反应是由无机粉体表面上的羟基与改性剂中的羧基或醇羟基发生反应,使有机分子连接到粉体表面,从而降低粉体表面的极性、/p>


表面接枝改?/strong>是指将表面接有活性基团的无机粒子分散至引发单体中,然后经引发剂作用,单体在无机粒子表面聚合形成包覆层。表面接枝的聚合物有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超支化聚合物等、/p>


不同官能团修饰后的Al2O3颗粒在基体中分散状态:(a)环氧基修饰Al2O3?b)氨基修饰Al2O3?c)氧化石墨烯修饰Al2O3


未来趋势:智能化与集成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导热填料的技术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满足未来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p>


智能设计是导热填料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strong>传统的导热填料研发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实验和经验,过程繁琐且效率低下,可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对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预测不同形貌的导热填料与导热性能之间的关系、/p>


多功能集戏/strong>也是导热填料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strong>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不仅需要材料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还需要具备绝缘、电磁屏蔽等多种特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研究人员可通过将导热填料与绝缘材料、电磁屏蔽材料等进行复合,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集成、/p>


导热填料的研究正从单一性能优化吐strong>多功能复合化、绿色化方向迈进。随着纳米技术和制备工艺的突破,导热材料将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挥更关键作用。未来需进一步解决成本、性能平衡及环境兼容性问题,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p>


参考来源:

1.东莞东超新材官网

2.赵登? 高导热填料表面改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东华大学

3.贾春燕等. 导热填料氧化铝的表面处理研究. 轻金屝/p>

4.曹亚蒙等. 硅烷偶联剂A-172对环氧浇注用氧化铝表面处理研? 绝缘材料

5.欧阳玉阁. 球形氧化铝粉体在陶瓷和导热复合材料上的应用研? 中国科学院大?/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轻言(/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