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紫外-近红外背照式CCD相机的用户又看了
虚拟号将180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紫外-近红外背照式CCD相机
C8000-30使用滨松公司制造的超高灵敏度背照式CCD,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极高的量子效率。其?20nm处的高紫外灵敏度对半导体掩膜检测以及测量等应用十分有利。此外,近红外波段的高灵敏度可用于荧光测量、近红外激光二极管测量等等、/span>
特?/span>
--紫外到近红外波段高灵敏度成像?00 nm处紫外灵敏度超过60%?50 nm处近红外超过90%(/p>
--实时背景减除
--递归滤波? 4 8 16 32 以及 64帧可选)
原理
普通的前照式CCD结构下,感光像素具有电荷转移功能,该功能需要用半透明的多晶硅电极遮住前表面的感光像素,多晶硅电极吸收了一部分相应波长入射光子。尤其是对于紫外光,是不能穿透电极到达感光像素的。为了避免这一弊端,背照式CCD将CCD翻转,使CCD的背部薄?0-15 m,而入射光子从CCD背面进入CCD,这样多晶硅就不会出现在光入射路径上。这样,就可以获得超?0%的量子效率、/p> |
配置
规格?/strong>
产品型号 | C8000-30 |
成像设备 | 背照式帧转移CCD |
有效像素?/td> | 640 (H)480 (V) |
像素尺寸 | 14 m (H)14 m (V) |
有效面积 | 8.96 mm (H)6.72 mm (V) |
满阱容量 | 典型?0 000电子 |
读出速度 | 31.4? 科/td> |
读出噪声 | 典型?50电子rms |
曝光时间 | 30.8 ms~1 s |
制冷方式 | 自然风冷 |
制冷温度 | +5 ℃(环境温度+20 ℃) |
模拟增益 | ?~5倍(16阶) |
子阵刖/td> | 垂直方向8个像素递增 |
接口 | CameraLink |
触发模式 | 边沿、电平触发、起始触发、同步读出触叐/td> |
图像处理 | 背景减除、递归滤波 |
连接?/td> | CameraLink基本配置 |
A/D转换?/td> | 12佌/td> |
镜头卡口 | C卡口 |
电源 | DC+12 V |
功耖/td> | ?0W |
环境工作温度 | 0 ℃到+ 40 C |
保证性能温度 | 0 ℃到+ 30 C |
环境存储温度 | -10 C? 50 C |
环境工作湿度 | 无凝结下**70 % |
环境存储湿度 | 无凝结下**90 % |
读出速度
拼接 | 11 | 22 | 44 |
读出速度 | 31.4?科/td> | 58.3?科/td> | 101.8?科/td> |
光谱响应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