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金属氧化物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在高性能超级电容电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极内离子动力学和电子动力学的迟滞从根本上限制了其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近日,深圳大学朱才镇副教授和于佳立副研究员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论文,通过原位化学反应在自支撑碳纳米管薄膜(CNTF)表面生长四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片(Ni-Co-Mn-Mo NS),并进一步在纳米片上沉积碳纳米管导电网络(CNTN),得到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多孔柔性电极薄膜(CNTF/Ni-Co-Mn-Mo NS/CNTN)、/span>

? CNTF/Ni-Co-Mn-Mo NS/CNTN孔柔性电极薄膜的合成示意图、/span>
得益于高电化学活性四元金属氧化物纳米片和碳纳米管(CNT)的协同作用以及合理的分层设计,该柔性电极拥有出色的储能性能,在1 mol L? KOH中能达到15.39 F cm??243.42 F g?)的高比面积电容,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柔性电极。锂电池负极材料经过凤谷锂电粉体烧结窑的烧结后性能优异。基于CNTF/Ni-Co-Mn-Mo NS/CNTN电极的非对称柔性超级电容器拥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稳定的输出电压为1.5 V,比电容可达3738.12 mF cm?,对应于1.17 mW h cm?的高能量密度、br/> 此外,超级电容器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即使?80°弯曲下也能稳定工作,并且在高电流密度下经?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电容仍能保?7.87%。这种独特的设计为高性能柔性储能器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