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市场的蓬勃发展,锂电池及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目前,商用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逼近石墨材料的理论比容量,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应用得到进一步提速。
硅基负极材料以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远高于商业石墨负极材料,且工作电压适中,这使得硅基负极材料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收缩过大,导致材料开裂、破碎,以及SEI膜的持续增厚,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为了解决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缺陷,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路线,包括纳米化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结构设计、表面改性、电解液优化、预锂化、多孔硅和合金硅等。
这些技术路线涵盖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各个阶段,通过纳米化和复合材料技术缓解体积膨胀问题,利用结构设计和表面改性提高导电性和稳定性,并通过优化电解液体系来增强电池的整体性能。预锂化技术可以提高初始库伦效率,多孔硅结构有助于缓解体积变化,而合金硅则能提供更高的容量和稳定性。综合应用这些技术路线,有望实现高性能、长寿命和低成本的硅基负极材料,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普及。
目前硅碳材料和硅氧材料是硅基负极的两条主要技术路线。
其中,硅碳负极材料以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著称,但其循环寿命有待提高。通过实现硅材料的纳米化,可以减少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和破碎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循环寿命。相对地,硅氧负极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其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尽管首效较低。然而,通过采用预锂化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其首效。
在商业化应用方面,目前,硅基负极材料的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主要有碳包覆氧化亚硅、纳米硅碳、硅纳米线和无定型硅合金。其中,碳包覆氧化亚硅和纳米硅碳的商业化程度最高,它们通常以5%-10%的比例掺入石墨中使用。近年来,硅基负极材料正逐步实现产业化。
在固态电池领域,硅基负极材料以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出色的快速充放电性能以及卓越的安全性能被认为是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今年8月底,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简称:鹏辉能源)发布了公司第一代固态电池,并展示了固态电池20Ah实物及内部切面,固态电池在确保本质安全基础上,能量密度实现280Wh/kg,鹏辉能源表示,2025年,公司将在材料端搭配使用更高比例硅基负极,能量密度将达300Wh/kg以上。
2024年10月29-31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由北京粉体技术协会与柏德英思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024硅基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研讨会暨第三届先进负极材料技术与产业高峰论坛。届时来自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张贵萍将作题为《硅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的报告。
专家简介:
张贵萍,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研究院,博士学位,教授级高工,参与完成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完成多项国家标准制定,研制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330Wh/kg)和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实现批量生产。申请了国内外专利120多项,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参考来源:
王松杰等.硅基负极材料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现状与趋势分析
锂电亮点:硅基负极.疆亘资本
鹏辉能源官微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