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固态电池一直被电池新能源业内人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的终极形态,其将相对危险的液态电解液变为固态电解质,而让电池更具安全性、续航时间更长,但其在产业化的路上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在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方面,国内外都面临瓶颈。”在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看来,全固态电池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例如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成本问题等等。
3月1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卫蓝新能源”),与副总经理甄小立、技术经理柳增富及其他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产线等。
资料显示,江苏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1月,是以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覆盖无人机、电动工具、规模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公司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产业园内,占地约38亩,注册资本1.6亿,是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全资子公司。
“江苏卫蓝新能源是卫蓝新能源的第一条产线,起初成立是为了做产品开发,孵化出产品到其他基地去量产。”甄小立进一步介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产品孵化差不多了,其他基地也都量产了,江苏卫蓝新能源就把这条产线保留下来,也承担一些公司的业绩任务。”
从卫蓝新能源来看,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早已名声在外。公开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技术唯一的产业化平台,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原北汽新能源总工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融合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公司秉承“慧聚卫蓝,先导固态”的核心管理理念,聚焦于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和宽温度范围适应性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经过历次融资,卫蓝新能源股东阵容已相当豪华,包括小米、吉利、华为、天齐锂业等知名业内巨头。
获得大佬青睐背后,卫蓝新能源对技术的不断探索至关重要。据悉,公司现已具备超薄复合金属锂制备技术、固态电解质/快离子导体制备技术、多涂层正极制备技术、预锂化技术和高电压集成技术等。围绕固态电池核心技术,目前公司接受转让和自主研发专利共计32项,授权专利24项。
从产能布局来看,目前,卫蓝新能源已拥有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和山东淄博四大基地,规划产能超过100GWh。其中,湖州基地第一颗固态动力电芯于2022年11月下线,2023年6月正式向蔚来交付360Wh/kg锂电池半固态产品。
可以说,当其他固态电池企业产品还在小试阶段时,卫蓝新能源已率先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量产。
针对安全性,甄小立介绍:“我们现在生产的如三元体系31AH半固态电池可以通过针刺测试,做到不起火、不爆炸,所以安全性是有大幅提升的。”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伴随着以卫蓝新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标志着半固态电池在2023年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
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主要为半固态电池。
对于何时量产全固态电池,其实说法不尽相同。EVTank看来,全固态电池目前仍然面临着尚未完全解决的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和循环性能问题等,预计其产业化时间节点将在2030年左右。
然而,甄小立透露,“随着我们现在对半固态技术的掌握,再加上材料端的一些改进和工艺上的摸索,我们暂定于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