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冠军”还是“逆袭之王”?碳酸锂全线跌破10万元!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导读]当前,碳酸锂、电池环节和下游车企都呈现“价格战正酣”的状态。

www.188betkr.com 讯1月9日,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95264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148元/吨;电池级碳酸锂9.20-10万元/吨,均价9.60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下跌0.0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8.5-9.0万元/吨,均价8.75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下滑0.10万元/吨。氢氧化锂、部分锂电池废料价格也有所下跌。分析认为,目前市场整体重心呈下移趋势,买卖双方对价格分歧较大,实际成交量寥寥。


议价中心已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碳酸锂的需求相对疲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面临销售压力,对碳酸锂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此外,一些企业在采购碳酸锂时也可能更加谨慎,避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与此同时,碳酸锂的供应仍然相对宽松。尽管部分地区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但总体来看,碳酸锂的产量并未出现大幅下滑。这使得市场上的碳酸锂供应量相对充足,对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作用。


临近年底,锂电长单、大单也将集中签订,根据2023年锂电产业的走势变化,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潮中,产业链已经重塑,行业的议价中心已经转移至下游,换言之,行业已经由过去的下游找矿,转变到了上游找市场。多位不同锂电环节的产业人士都在公开场合表示,2024年的行业内卷形势延续,部分材料企业表示,行业回暖可能要到2024年底甚至2025年。在这种市场预期下,维持大单客户,延续订单签订,在合理的利润情况下稳住下游出货和市占是首要的市场策略,最终在碳酸锂价格方面也将带来一定的让利幅度。


当前,碳酸锂、电池环节和下游车企都呈现“价格战正酣”的状态。最近高盛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价格相对2022年将下降40%,大大超过此前33%的预测。


全面过剩,如何力挽狂澜?


我国是碳酸锂生产大国,在新能源政策提振下,近年来国内碳酸锂产量平稳增长,从2016年的年产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28%。从碳酸锂生产格局来看,我国碳酸锂生产区位与企业分布相对集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从碳酸锂产品原料来看,目前碳酸锂的生产来源主要有冶炼、提纯和回收三部分,目前国内回收市场体量很小,碳酸锂生产以冶炼为主要方式,常用冶炼原料包括锂辉石、锂云母与盐湖卤水三种类型。2022年,碳酸锂产品中有12.3万吨的锂辉石产品、9.6万吨的云母产品以及6.8万吨盐湖产品,占比分别为35.1%、27.5%和19.4%。


进入2023年,碳酸锂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供给全面过剩。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此前近60万元/吨的“天价”一路跌至约10万元/吨,跌幅超过83%,已经成为了“脚踝斩”价格。


专家表示,盲目扩产造成的产能过剩,是价格下行的重要因素。前两年在碳酸锂涨价之初,相关企业和地方就已经开始盲目扩产。如今,如果说2024年碳酸锂的需求约为90万吨,那么实际产能已从前几年的供应不足,发展到过剩10万吨左右。


据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碳酸锂产量约为47.7万吨,同比增长28%,增幅较2022年大幅回落,增量较年初预期下降了5万~6万吨。2023年国内碳酸锂产能达到83.5万吨/年(不含回收),同比增长51.54%。不过,由于行情持续下跌,加之原料供应、环评审批、企业盈亏等方面的因素,不少新上项目都未能量产,产能利用率偏低。


2024年市场对碳酸锂供给过剩已经形成一致性预期,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给或增加42.7万吨至146.4万吨LCE,同比增长41.17%;全球锂资源需求增加22万吨至122万吨LCE,同比增长22%。需求增量难以消化供应增量,全球锂资源供需将显著过剩24.4万吨LCE。


在市场一致性预期下,2024年碳酸锂价格走势偏弱已成为共识。碳酸锂价格大概率进入震荡寻底的阶段,市场普遍认为8万~10万元/吨是合理的价位区间。


对于碳酸锂市场的发展态势,专家预计,2024年碳酸锂现货价格或将跌破8万元/吨。虽然预计2024年仍将处于下跌趋势,但跌幅不会像2023年如此之大。因此,对锂电池产业,需要保持理性和正视现实的态度。碳酸锂价格下行虽对上游锂矿将造成压力,但下游电池厂则可以借此松一口气。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