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近期,《中国中药杂志》分别在2023年第12期和第15期,分2期刊发了中心“中药制剂智能设计与先进制造专题”。该专题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徐冰副教授和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肖伟研究员领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等单位人员参加撰写。在制药4.0背景下,药品设计工具和制造方式加速向智能方向迭代,徐冰副教授正是这一行业的强力推动者。
徐冰
个人简介:
徐冰,男,山东菏泽人,中药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药信息学系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青托人才,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人才。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方向负责人,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药智能制造研究室主任。目前还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中药设备工程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药物制剂与粒子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ICHQ13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专家、中药配方颗粒专业委员会专家等。
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开发iTCM中药粉体物性数据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7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著作3部。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成果,产学研合作成果入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参加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教育教学方面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研究领域为中药质量和先进工艺控制,致力于用现代信息科学、智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交叉科学手段提升中药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水平。研究方向包括:
1.粉体物性表征与粒子设计;
2.中药制剂智能设计与先进制造;
3.中药制药过程分析、建模、优化和控制。
不负韶华,为科研奋斗
徐冰老师目前专注的研究领域是中药质量和先进工艺控制,围绕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制造的行业共性问题,开展工业药剂学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攻关。中药质量和先进工艺控制,属于中药制药学、工业药剂学、工程控制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方向,至于为什么选择该方向,这主要与其早期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有关。徐冰老师本科为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时期主要研究中药工艺、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博士研究生期间进入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开始尝试将中药制药和中药信息学结合。
在后来的研究中,他依托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新提出中药粉体物理指纹图谱和物性周期表方法学,以系统表征中药粉体物性;利用中药配方颗粒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优势,开发iTCM(intelligentTCM)智慧中药数据库系统(V1.0),完成400余批中药提取物粉末和药用辅料物性数据收录,其中药用辅料数据实现公开共享。为掌握中药浸膏物性波动规律和控制策略,相继开发构建了片剂压缩行为分类系统(CBCS)、干法制粒辊压行为分类系统(RCBCS)、以及机理和数据融合的高剪切湿法制粒工艺模型,为中药制剂成型工艺设计提供了基础分类模型和参考。此外,他充分发挥自己在中药制药与中药信息学交叉方面的优势,与国内中药智能制造工厂联合攻关,在TB级规模工业大数据上,开展中药连续制造过程系统建模和工业机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教书育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徐冰老师不光注重自身科研的发展,还积极用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在教育教学方面,徐冰老师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多门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了石晋丽教学名师工作坊。在教学设计中他注重科研反哺教学,积极引入质量源于设计(QbD)、过程分析技术(PAT)和模型驱动的中药工艺设计等新的理念和方法,扩展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考。在协助组建和维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期间,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过程自适应控制算法,他开发了中药粉体混合均匀度智能在线监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并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他还与乔延江教授合作指导1名博士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2019年),1名博士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第二名(2020年),1名硕士获2020Altair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竞赛参与奖(制药领域唯一),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
另外,徐冰老师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多参加社会实践,中药的问题还是要在中药大产业链实践中解决。检验研究成果价值的金标准在于能不能解决制药生产线上的问题,制药企业认不认,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中医药制造事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参考来源:
中医药会员之家:徐冰:不负韶华,为梦想奋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官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访|专注科研,追求卓越—徐冰副教授
《中国中药杂志》刊发中心“中药制剂智能设计与先进制造”专题论文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