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财联社《锂想家》栏目第一期,专访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
▍所有企业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
记者:您的微信名称含有“老兵”,除了退役老兵之外,在新材料当然也是老兵,您是如何从一名退役老兵,成为新材料老兵的?
李世江:当兵期间有两个方面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一个方面是接受党的教育,为人民献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第二个方面,光有革命热情不行,还得有科学精神,我的科学精神是那个时候奠定的基础。
多氟多在无机氟化工领域,做到了全球领先后,企业发展遇到了阶段性天花板,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转型升级,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理念同频共振。彼时正赶上我国能源革命,公司也面临着转型,我们探索与“氟”相关的产品,最终选定了“六氟磷酸锂”,多氟多也抓住了这个机遇,成功实现从氟化工到新能源的转型。
回顾过往,三十多年来,多氟多站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高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关:一是打破“氟硅不分家”的神话,实现“氟硅巧分家”,开创低品位氟硅资源高质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天地。二是打破国际垄断,凭一己之力摘取新能源材料“皇冠上的明珠”——六氟磷酸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攻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材料——超净高纯半导体级氢氟酸,品质全球领先,进入全球顶端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合格供应商体系。
记者:多氟多先是国内率先量产六氟磷酸锂,又突破电子级氢氟酸,企业要怎样经营才能成为这样的“常胜将军”?
李世江:所有企业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都会经历生产经营的高潮和低谷,多氟多也不例外。我们经历过“产销两旺”的好日子,也经历过“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的紧日子。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应对每个周期。
俗话说,一个国家,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一个企业亦是如此,不能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多氟多之所以能在新材料的多个产品取得领先,最关键的是我们一直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不仅是在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方面的创新,我们在体制、管理、文化等各个层面一直在创新,自我革新和引进吸收同时做,才能与外界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前沿保持不间断的智慧和能量的交换。
▍六氟磷酸锂被替代也是由多氟多替代
记者:资本市场困惑在锂盐价格上涨的通道中锁定六氟磷酸锂的长协,公司是作何考虑?是否会选择布局锂矿来进行降本?
李世江:我们在锂矿方面一定会有一些追求,但要等待合适的时机,目前我们还是要扬长避短,先做好公司经营工作。长期来看,锂盐价格偏离价值太多的时候,市场会有一个机制进行调整,价格会理性回归。
我们是全球头部的氢氟酸供应商,五氯化磷已实现部分自给,而在目前市场最贵的“锂”方面,我们采购的是工业级碳酸锂来自制氟化锂,这些原材料的成本优势,多氟多非常明显。
公司确实签订了很多长协订单,并且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来供应这个市场。表面上看,我们赚钱是少了一点,但实际上我们赢得的是未来在市场上的布局,等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长单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市场的大起大落对产业是有伤害的,熨平市场发展周期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应该尽的义务。赚快钱有时候也可以抓住一些机会,但是赚快钱的思维不能成为主导思维,有长远的打算就不应该盲目的去赚快钱,而应该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心上。
记者:下游一直在往上游拓展,多氟多是否会布局电解液?是否担忧下游自供率提升导致损失出货量?公司远期电解质的市占率目标是多少?
李世江:产业链内部运转的损耗最低,路程最短,协调能力最强,产业链思维是应该有的,但是一个人能力又是有限的。我们过去有经验,但大量的是教训。我们曾在不熟悉的领域也发过力,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到最后我们实际上是碰了一头包,碰了南墙。
不管锂盐的电解液化还是电解液的锂盐化,我们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具体到产业安排,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我们阶段性的目标是把六氟磷酸锂做到极致,做到有一定的地位来牵引整个电解液的发展,为整个新能源产业提供服务。
如果我们的下游客户相关产品实现部分自供,会给公司出量带来一定影响,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担心,就如同我们有些上游的原材料也会有部分自供。目前多氟多以六氟磷酸锂为代表的电解质市占率30%左右,未来随着我们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规划到2025年目标市占率40%左右。
记者:如何看待液态六氟磷酸锂的成本优势,会不会对固态在未来造成不可逆的冲击?
李世江: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是固态晶体,成本和售价比较透明,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有信心保持对任何对手的足够竞争优势。晶体六氟磷酸锂性能指标更稳定、纯度更高,可以适应于任何电解液材料的定制化需求,也便于远距离安全运输,直接客户为国内外主流电解液企业。
记者:多氟多对六氟磷酸锂的未来发展时机踩得很准,但产业链的情况也瞬息万变,譬如之前我们调研宁德时代的思康,其已规划超11万吨新型锂盐、以及同行也在争相扩产,包括有电池厂董事长表态明年电池整个产业链将会过剩,您如何看待?
李世江:目前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六氟磷酸锂作为主要的电解质,这个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因为经过了长期的、大量的实践。而且,双氟磺酰亚胺锂、二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新型锂盐产品多氟多都在研发。我们不仅有这些新型锂盐的研发,还有锂电池这个大的事业部,产业链是通的,不仅吸收了社会上大量的资源,我们自己也有这些实践的经验。
实际上六氟磷酸锂经过对比,它是相对稳定的一种电解质,但它并不完美,我们在不断地进行技术迭代,使六氟磷酸锂的成本不断降低,质量不断提升,投入产出比越来越好。
整个锂电池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是中国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一个机会。中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在这个孕育的过程当中,有一些过剩的现象,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必然的结果。
第一,六氟磷酸锂会不会过剩?任何产业总有一天它会过剩,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过剩也是多氟多做过剩的。
第二,六氟磷酸锂会不会被取代?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但想告诉大家的是,取代也是多氟多来取代的,这是我们的一个信心。
▍多氟多对钠离子电池有志向想领跑
记者:多氟多电池在年内的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在前十五,未来电池的规划目标是怎样的?将来如何与其他板块协同?
李世江:电池板块目前产能是3.5GWH,现有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广西南宁在建的20GWH项目,今年年底才能投产5GWH,从现在我们的客户需求来看,还是不能弥补市场缺口。现阶段新能源车领域和储能领域发展迅速,市场缺口比较大,多氟多的锂电客户之一某电动汽车厂,就一直在催着我们要货,和广州巨湾技研合作的快充项目也在加紧落地。
公司锂电板块未来将更多依赖自身的融资能力,引进战略投资者赋能,不排除独立IPO的可能,打造在锂电细分领域的护城河。产业资本加持之后,资本市场就要重新给估值,这样上市公司就是专注于锂电、半导体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的行业龙头,是纯粹的新材料公司。
记者:公司规划的钠离子电池产线颇受资本关注,除了六氟磷酸钠自供外,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试线也已经建成,公司为什么有些锂电材料选择自主研发内供,有些选择外购?后期是否会借钠电池实现产业链一体化?
李世江:公司研发钠离子电池是从六氟磷酸钠开始的,现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包括它的电解液,这几个体系我们都在探索。与锂离子电池的跟随战略不同,钠离子电池方面,我们有志向、想领跑,这就需对它的体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而作为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人有时候必须得实事求是,你得看到自己有长项也有短项。如果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最低,那肯定是自己生产,如果社会采购有利于我们降低成本,有利于我们向产业链各个环节学习,我们也会对外采购。
多氟多目前六氟磷酸钠具备千吨级的生产能力,并且相关钠离子电池企业也在用我们的产品,多氟多自己的钠离子电池已有成品下线,正在进行各类评测和客户的装车试用。
▍全球化协作是势不可挡的潮流
记者:您之前公开提及“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不解决思维短视的问题,将来在国际化会有很多的冲突”,这里的“思维短视”具体指什么,而多氟多是如何做的?
李世江:全球化是势不可挡的潮流,如果在这个潮流当中你已经突起了,人家可能就会打压你,但是这种打压也是阶段性的。我认为中国非常多的产业,就是在那些打压当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像弹簧一样,压力越大,反弹越厉害。
想打架,一个人的力量就够了,想和好,那就必须是双方的或者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才行。我们要走全球化的道路,会非常虚心地学习外边非常多的先进经验。交流的格局也要打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要小家子气,不要夜郎自大,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每个人都是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认识自己的,一旦把交流窗口关闭了,一旦交流的强度、力度、热度不够,交流带来的正面效果就减弱了,所以我们自己还是坚持全球化的思维。
例如,我们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合作,对其转让锂电池技术,获得一定的股权和技术转让费。对方对多氟多是非常认可的,对方在全球考察后觉得和我们合作是值得的,这就是我最开始讲中国的新能源在领跑世界。
我也去过北美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动车厂,对方表示想和我们一起探讨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锂在全球的布局和在北美办厂的可能性,现在双方还在探讨,有些关键技术,现在对外转让的时机还不到,但有些东西我们是愿意对外转让的,并且这种合作现在还在谈。
记者:国内电池出海成为热潮,多氟多全球布局的规划是怎样的,如何看待IRA法案?是否已有在北美办厂的规划?
李世江:每个国家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都会这么做的,也没什么奇怪。(IRA法案)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中国产业的发展不会放大。全球供应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海外电池厂商扩产保守,且落地周期长,我们国内产品性价比很高,这就决定了其竞争优势很明显。该法案针对我们中国的意味很显然,可能将会冲击国内企业在北美市场的布局,而破局之道只能在于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我们和美国电池制造商KORE-POWER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根据业务需要,双方正在拓展更多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
记者:自锂电产业链形成以来,供应链一直在重构,从以日韩到我国主导,再到电池企业一体化布局,业内面对与电池巨头深度绑定,既有订单的保证,也有沦为代工厂的担忧,多氟多的选择与对策是怎样的?
李世江:绑定是指市场上的协同动作,对产业链的稳定是有好处的,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合作是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六氟磷酸锂,我们拿的是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和别人合作,合作有可能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带来的是长远的、更大的利益。
创新不是靠保密来创新的,靠的是你永远比别人先进那么一两步,等别人把你东西学走的时候,你自己又进步了,那才叫真正的创新。我觉得如果随便哪个人到这个地方一看,就把你的东西学走了,你那个(技术)也不先进。
多氟多的技术迭代,有一个经济指标,我们从最开始的时候做200吨的六氟磷酸锂,折1万吨的投资需要30多个亿,到现在我们做到1万吨,花4-5个亿就可以了。未来我再扩建六氟磷酸锂产能,1万吨花2-3个亿就够了。回归到本质,提升质量、降低成本,这是一个企业具备竞争力最根本的东西。
▍氢是终极能源 锂是主流电池 钠是未来能源
记者:除了锂、钠电池之外,氢能源亦不时被提起,与锂、钠电池相比,氢能源相当于一个新的体系,锂、钠电池进行能源替代的同时,未来看是否也会被替代?
李世江:锂离子电池目前是主流能源,可以说大红大紫,人类在锂离子电池科技方面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多,现在不但是主流动力能源,在储能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发展得非常快。
在元素周期表中,锂的上面是氢,我认为氢能源电池可能是终极能源。因为氢电池不仅能量密度高,它燃烧以后产生的是水,所以是真正的清洁能源。最终人类社会一定要把氢元素利用上,燃料电池可能是将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是终极能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氢燃料电池,我们在做全氟磺酰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
锂的下边是钠,我们认为钠是未来能源,因为钠离子电池本身能量密度会低一些,但是它的资源配置非常好。任何一个创新光有技术创新的高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科技的高度,把创新的高度和科技的高度结合起来,这就是多氟多要做钠电池的主要原因。在钠离子电池方面,我们在做电解质六氟磷酸钠,现在已经量产了,目前在全国能够批量供应六氟磷酸钠的企业中,多氟多排在前列。
多氟多深入研究各元素之间相互关系及背后逻辑,以右上角最活泼的氟,结合左上角的氢、锂、钠等高能元素开展能源材料研究和能源体系开发,布局“行之有锂、坐地为钠、制能依氢”的能源体系和产品体系,这就是我们对新能源体系的思考。
以氟为基,站在元素周期表的立场上来考虑,这些能源离开氟这个元素是不行的。
行之有锂,在可以移动的动力电池上,包括我们的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三轮车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动工具,由于它的能量密度比较高,可以应用在方便移动的这些东西上,所以要把锂离子电池发展起来。
坐地为钠,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安全性高,又有成本优势,将来在储能的领域、在低速的领域一定会大放异彩的,主要以服务为基础。
制能依氢,制造能源,依靠的是氢元素,国家能源局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能源技术装备重点任务,因为氢不仅是储能的手段,最主要是可以制造能源。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长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