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细川粉体技术研究所开发出Ni-SDC类新型燃料极


来源:

标签 粉体技术
日本细川Micron公司的研发子公司细川粉体技术研究所(总部:大阪府枚方市),现已开发出Ni-SDC类新型燃料极,可在60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正常工作。该公司目前主要进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极材料方面的研发工作。

SOFC具有一个特征,就是运行温度通常高达800~1000℃。过去存在着多个急待解决的课题,比如,起动时间长,大约需要一天时间;结构元件和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老化;使用的是高价陶瓷材料等。

此次的成果将SOFC的运行温度大幅降低至600℃以下,不仅可缩短起动时间,还能提高可靠性。另外,还可扩大使用材料的选择范围,可使用低价金属材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

纳米粒子专业研究机构细川粉体技术研究所过去一直在开发自主的机械化学结合(MCB)技术等。对于燃料电池开发,自成立之初就将目标锁定到了颇具前途的SOFC领域上,专心致力于提高SOFC性能的研究。2003年2月,运用MCB技术,完成了对燃料极等纳米粒子分散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了700℃的低温运行特性。

此次,在电极材料中使用了活性与导电性均比氧化钇稳定氧锆(YSZ)类材料高的SDC(钐掺杂的氧化铈)类材料,并通过运用MCB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对Ni-SDC类燃料极的高级结构控制。以Ni-SDC类燃料极为底板的SDC薄膜电解质的支承膜型单元在600℃下工作时,与过去的高性能标准单元(Ni-YSZ类燃料极/YSZ/LSCF)在700℃下工作时相比,维持了同样的发电性能。

通常情况下,在对构成电极的粒子进行微细化时,分散粒子的过程极为困难,而且在制作电极时还会产生镍(NiO)粒子生长的问题。通过运用该公司自主的纳米粒子技术,解决了作为电极构成材料的NiO粒子与SDC粒子的纳米级微细化与高分散化的二极背反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对多孔结构进行优化控制,成功地实现了对Ni-SDC燃料极的高级结构控制。由此,不使提高了电极反应活性,同时还提高了低温条件下的电极性能。

此次成果有一部分是在日本NEDO(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于本年度开始的“陶瓷反应器开发项目”中实现的。该项目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中部中心为主导,是一个由多家陶瓷厂商参加的项目(2005年~2009年),其目的是实现汽车辅助电源(APU)和小型及便携电源等新一代SOFC。此次成果有一部分将在1月25日~27日于东京BigSight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FC-EXPO 2006”展会上发表。
推荐 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