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9月26日讯9月12日,隆化县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深入有关部门及开发企业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隆化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40多种,其中铁、钛、磷、铅锌、 膨润土等24种已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共有尾矿库73座。其中铁矿尾矿库59个、 萤石矿尾矿库3个、铅锌尾矿库6个、金矿尾矿库3个,磷矿尾矿库1个,钼矿尾矿库1个。尾矿砂存量约为2.5亿吨左右,年新增尾矿砂3800万吨左右。当前开发利用尾矿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价元素提取,即把磷、钛选出,另一种是利用尾矿资源制造新型建材。新村、顺达、三和、柏通等15家企业已建成选钛、选磷车间,具备综合采选能力,全县粗钛粉产能71万吨,高品位钛精粉(40%以上)产能8万吨,磷精粉产能76万吨。全县共有尾矿砂综合利用项目10个,其中已建成投产6个,在建3个,另外签约项目1个。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水平相对较低,钛、磷选出难度较大,除顺达矿业外,其他14家企业选钛都采用重选法,选出率较低;个别粘土砖企业仍然存在,全县24家粘土砖生产企业已于3月底和6月底分两批全部关闭,但还存在个别企业非法生产现象;群众认识程度不够,尾矿砂砖为青灰色,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粘土砖为红色,且尾矿砂砖要比粘土砖重,不利于施工;缺少足够的销售市场;电力服务置后;市场价格因素等,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委员们提出:一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开放带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对研发出有一定科技含量并形成较大生产力的新产品研发单位,县政府应给予奖励。县工信局、科技局要组织成立专业协会,与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定期进行技术和信息交流,促进尾矿综合利用健康发展。二是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县政府尽快制定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禁粘限实”工作,坚决杜绝已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反弹。住建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协议在建筑施工中优先使用县内生产的尾矿砂新型建材,通过加大招投标、建筑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审查力度,保障尾矿利用产品应用于本地建筑市场。同时,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大力推广尾矿砂替代河砂,“疏堵结合”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三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县、乡(镇)两级联动,做好对尾矿砂新型建材推广工作。工信、住建、农委等部门及乡镇要加强沟通协作,采取发放宣传单、登电视广告、在农村组织产品推介会、组织乡村人员参观生产厂家及应用示范工程等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逐步改变群众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住建部门要积极跑办,争取尽早将我县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列入国家、省新型建筑材料推广使用目录,帮助企业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市场进行注册准入,扩大产品的市场空间。将符合质量标准的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的市政、园林、交通运输、公共建筑等建设项目,在满足建设标准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优先使用尾矿综合利用产品。五是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相关部门要尽快帮助企业疏通解决好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使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拢。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共同开发利用尾矿资源,从而缓解科技攻关和开发资金短缺的难题。六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住建、农委等部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工程对优先使尾矿砂新型建材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积极为尾矿综合利用企业争取上级各项资金扶持,同时县财政、金融部门要对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隆化县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40多种,其中铁、钛、磷、铅锌、 膨润土等24种已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共有尾矿库73座。其中铁矿尾矿库59个、 萤石矿尾矿库3个、铅锌尾矿库6个、金矿尾矿库3个,磷矿尾矿库1个,钼矿尾矿库1个。尾矿砂存量约为2.5亿吨左右,年新增尾矿砂3800万吨左右。当前开发利用尾矿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价元素提取,即把磷、钛选出,另一种是利用尾矿资源制造新型建材。新村、顺达、三和、柏通等15家企业已建成选钛、选磷车间,具备综合采选能力,全县粗钛粉产能71万吨,高品位钛精粉(40%以上)产能8万吨,磷精粉产能76万吨。全县共有尾矿砂综合利用项目10个,其中已建成投产6个,在建3个,另外签约项目1个。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水平相对较低,钛、磷选出难度较大,除顺达矿业外,其他14家企业选钛都采用重选法,选出率较低;个别粘土砖企业仍然存在,全县24家粘土砖生产企业已于3月底和6月底分两批全部关闭,但还存在个别企业非法生产现象;群众认识程度不够,尾矿砂砖为青灰色,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粘土砖为红色,且尾矿砂砖要比粘土砖重,不利于施工;缺少足够的销售市场;电力服务置后;市场价格因素等,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此,委员们提出:一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开放带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企业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对研发出有一定科技含量并形成较大生产力的新产品研发单位,县政府应给予奖励。县工信局、科技局要组织成立专业协会,与国内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定期进行技术和信息交流,促进尾矿综合利用健康发展。二是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县政府尽快制定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全力抓好“禁粘限实”工作,坚决杜绝已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反弹。住建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协议在建筑施工中优先使用县内生产的尾矿砂新型建材,通过加大招投标、建筑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审查力度,保障尾矿利用产品应用于本地建筑市场。同时,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规范河道采砂行为,大力推广尾矿砂替代河砂,“疏堵结合”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三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县、乡(镇)两级联动,做好对尾矿砂新型建材推广工作。工信、住建、农委等部门及乡镇要加强沟通协作,采取发放宣传单、登电视广告、在农村组织产品推介会、组织乡村人员参观生产厂家及应用示范工程等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逐步改变群众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住建部门要积极跑办,争取尽早将我县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列入国家、省新型建筑材料推广使用目录,帮助企业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京、天津和内蒙古市场进行注册准入,扩大产品的市场空间。将符合质量标准的尾矿综合利用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实施的市政、园林、交通运输、公共建筑等建设项目,在满足建设标准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要优先使用尾矿综合利用产品。五是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相关部门要尽快帮助企业疏通解决好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使企业在建设生产过程中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拢。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各方面资金投入,共同开发利用尾矿资源,从而缓解科技攻关和开发资金短缺的难题。六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住建、农委等部门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工程对优先使尾矿砂新型建材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积极为尾矿综合利用企业争取上级各项资金扶持,同时县财政、金融部门要对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给予适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