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业四大战略失误


来源:

标签 陶瓷
我国是世界上陶瓷产量最高的国家,然而我国的陶瓷产品档次却又是相当低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我国陶瓷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四大战略失误,制约了我国陶瓷业的提升。

亦步亦趋开发设计缺个性

中国陶瓷企业多种产品缺乏领先的开发设计能力,是其发展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这也决定了我国整个陶瓷企业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末端地位,而处在末端地位的利润往往是非常低的。

全球化扩张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而中国的陶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越深,其开发设计的劣势就越明显。在中国的市场开放以前,开发设计能力的缺乏表现得还不很明显,但在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之后,这个问题就表现得比较突出。出口加工主要靠贴牌以及国内高端市场被外国公司控制的事实就是一个明证。这种更多地表现为由于没有核心技术而造成的非贸易壁垒,会成为今后发达国家阻碍中国陶瓷产品进入其领地的主要杀手锏,这会严重阻碍中国陶瓷企业的全球化扩张。

盲目多元化多子未必多福

中国陶瓷企业的盲目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由单一类产品发展壮大之后大都开始进入其他建材门类甚至其他行业,本来是想把这些新产品作为自己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在进入这些新的产品市场时都遇到了与原来产品同样的问题。这种多元化看起来是在突围,实际上却又被这些产业所包围,无异于作茧自缚而难以自拔。

为什么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呢?事实上,盲目与否的主要标准是看产业的扩张是增强还是削弱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中国很多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己的竞争力,所以说这种扩张是盲目的和急躁的。这种产业扩张仍然是在没有核心技术和开发设计能力的前提下所做的粗放的产品线扩张,看起来是在搞多元化,但是在进入的这些多元化领域里都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依旧处于在全球产业分工的产业链的下游,既没有丰厚的利润,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角色混淆定位不准

任何一个产业,产业链顶端的利润是最丰厚的,由此直到产业链的末端,其利润是依次递减的。中国陶瓷企业在布局自己产业的时候,应该选择并观察将要进入的领域是在这个产业链条的上端还是在下端。如果是在上端,在行业中就有真正的主动性。中国陶瓷企业要有核心技术,或者是核心技术战略,关键是要在行业中用这样的技术来定位自己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陶瓷企业要做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中的优势企业、关键企业、核心企业。在做产业布局的时候不能光考虑应该做什么产品或是什么新的门类,重要的是要选择在这个产业链中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多元化是平面地把自己铺开,这是典型的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为一个企业的强大最主要的表达元素是自己的销售规模。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企业拥有庞大的规模却没有与这规模相适应的利润比例,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浮肿的,竞争力是非常脆弱的。规模战略实际上给中国的陶瓷企业带来很大的战略误导,使其不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利润的长久化,而在战略布局上出现极大的路线错误。这样做还带来一个更大的弊端,就是人才等关键资源被稀释,竞争力被削弱,很多大的陶瓷企业的轰然倒塌就证明了这一点。

广种薄收资源透支

我们往往把陶瓷行业看作一个成熟的行业,或者夕阳产业。实际上,这是对整个行业的误解。事实上,中国陶瓷行业所谓的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日常层面的相对成熟,或者说是生产总量的扩张,而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其标志是战略的成熟与合理数量的优质企业的存在。

中国陶瓷行业没有战略层面的差异,企业之间没有真正产业链条意义上的分工,只是集中在狭窄的制造领域竞争,这也是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突围而又被围的主要原因。一个产业的真正成熟是不同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不同位置展开作业,企业保护自己在产业链条位置上的合理利润是最主要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中国的陶瓷企业距离战略选位仍比较遥远。即便是在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方面,中国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不但没有增强反而还在减弱。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在同一产业链条位置上广种薄收,造成原有的人才、资本等经营资源被快速稀释,使其整体的竞争力下降。应该说,越是同质化的竞争,给这种资源被严重稀释的企业造成的压力就越大;压力越大,对原有产业的附着度就越高,价格竞争就更为激烈;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在没有正确战略的引导下,反过来又产生了平面铺开的扩展冲动。陶瓷巨头的“块头”越来越大,而利润越来越稀薄,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推荐 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