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黄新教授等专家用废弃粉煤灰为原料,借用美人蕉、旱伞竹、水葱、菖蒲等植物来帮助污染河水“排毒”。该项目日前通过省环境保护厅组织的评审验收并申请国家专利。
目前,城市高污染水体含有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较高。一般直接在水体中修复的方法会对水体流动和泄水功能常会造成影响,而且水生动植物及部分人工载体还会被洪水冲刷带走,造成净化功能丧失和部分经济损失。
南林大教授完成的这项用微生物和植物联合治污的《城市高污染水体生物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则另辟蹊径,采取生物生态组合处理的方法,专门设计了一个生物滤池和植物滤床,用粉煤灰球形颗粒做成的滤料和滤床给微生物安了个温暖的“家”,能大量地“吃掉”水体中有机物以及氨、氮等多种污染物。经过植物和微生物联手治理后的污水,其氮磷营养盐,特别是磷的去除量显著。
黄新说,污染河水进入装置到出水口,要经历四道关,每一道关都是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出来的水完全达到了回用水的标准。目前试验装置处理每吨污染河水达到回用水和排放水要求的运行成本可分别低于0.35元和0.25元,规模运行的费用将更低。
目前,城市高污染水体含有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盐浓度较高。一般直接在水体中修复的方法会对水体流动和泄水功能常会造成影响,而且水生动植物及部分人工载体还会被洪水冲刷带走,造成净化功能丧失和部分经济损失。
南林大教授完成的这项用微生物和植物联合治污的《城市高污染水体生物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则另辟蹊径,采取生物生态组合处理的方法,专门设计了一个生物滤池和植物滤床,用粉煤灰球形颗粒做成的滤料和滤床给微生物安了个温暖的“家”,能大量地“吃掉”水体中有机物以及氨、氮等多种污染物。经过植物和微生物联手治理后的污水,其氮磷营养盐,特别是磷的去除量显著。
黄新说,污染河水进入装置到出水口,要经历四道关,每一道关都是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出来的水完全达到了回用水的标准。目前试验装置处理每吨污染河水达到回用水和排放水要求的运行成本可分别低于0.35元和0.25元,规模运行的费用将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