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华能南通电厂投资近5000万元修建华沙管线桥、租用开沙岛2050亩土地作粉煤灰堆场,由于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连续达到100%,灰场最终“名不副实”,成为开沙岛最美的风景区:枣、桃、葡萄、西瓜、玉米等各类农作物密布,白鹭等野鸟自由迁徙、栖息,连中国乒乓球江苏训练基地也落户于此。
华能南通电厂厂长、党委书记朱鸿远昨天介绍:自1998年投产至2010年8月底,电厂累计发电1200亿千瓦/时,产生粉煤灰650万吨,如果存放处理,至少占地2500亩。根据该厂粉煤灰公司测算,这2500亩贮灰场如果贮满灰,每年会有1.5到2万吨粉煤灰被风刮走,致使周边农作物减产,居民呼吸道等疾病多发。同时,粉煤灰有毒物质会随水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摧残生态环境。
把粉煤灰利用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第一突破口”,从中国电厂粉煤灰“以贮为主”,直接过渡到“以用为主”。1998年,华能南通电厂率先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实施“三同时”: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与电厂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技术改造优先安排粉煤灰综合利用。
从一期工程投资113万元建储灰罐开始,华能南通电厂累计投资1400万元,购买粉煤灰分选机等一系列设备。通过分选加工,粉煤灰逐次“华丽变身”,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粗灰,供应楼房隔热层;一级粉煤灰,重点工程首选;二级粉煤灰,进搅拌站供住宅、办公楼建设;三级粉煤灰,成为水泥厂、砖瓦厂原料。苏通长江大桥、三峡大坝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华能“濠河”牌粉煤灰的身影。
粉煤灰变害为宝,不仅省地,还累计节省冲排粉煤灰用水 5 亿多吨。目前,与沪宁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华能粉煤灰产业链还在延伸。随着三期工程展开,电厂粉煤灰年产量将增至100 万吨,产生循环经济新效益。
对于开沙岛及周边通州、如皋居民而言,没有一粒粉煤灰污染的开沙岛,是什么都换不来的聚宝盆。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建华说,随着沪通铁路大桥在开沙岛附近过江,开沙岛现代农业、旅游、交通、环境等优势凸显,生态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华能南通电厂厂长、党委书记朱鸿远昨天介绍:自1998年投产至2010年8月底,电厂累计发电1200亿千瓦/时,产生粉煤灰650万吨,如果存放处理,至少占地2500亩。根据该厂粉煤灰公司测算,这2500亩贮灰场如果贮满灰,每年会有1.5到2万吨粉煤灰被风刮走,致使周边农作物减产,居民呼吸道等疾病多发。同时,粉煤灰有毒物质会随水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摧残生态环境。
把粉煤灰利用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第一突破口”,从中国电厂粉煤灰“以贮为主”,直接过渡到“以用为主”。1998年,华能南通电厂率先承担国企社会责任,实施“三同时”: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与电厂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技术改造优先安排粉煤灰综合利用。
从一期工程投资113万元建储灰罐开始,华能南通电厂累计投资1400万元,购买粉煤灰分选机等一系列设备。通过分选加工,粉煤灰逐次“华丽变身”,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粗灰,供应楼房隔热层;一级粉煤灰,重点工程首选;二级粉煤灰,进搅拌站供住宅、办公楼建设;三级粉煤灰,成为水泥厂、砖瓦厂原料。苏通长江大桥、三峡大坝等重大工程中,都有华能“濠河”牌粉煤灰的身影。
粉煤灰变害为宝,不仅省地,还累计节省冲排粉煤灰用水 5 亿多吨。目前,与沪宁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华能粉煤灰产业链还在延伸。随着三期工程展开,电厂粉煤灰年产量将增至100 万吨,产生循环经济新效益。
对于开沙岛及周边通州、如皋居民而言,没有一粒粉煤灰污染的开沙岛,是什么都换不来的聚宝盆。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建华说,随着沪通铁路大桥在开沙岛附近过江,开沙岛现代农业、旅游、交通、环境等优势凸显,生态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