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公布的《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015年的20%。“尾矿综合利用率5年内将提高10%,这是史无前例的速度,预计这块‘蛋糕’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为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规划》专家组成员、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倪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相比,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复杂、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0%左右,而金属尾矿堆积总量至少80亿吨,利用率不到10%,尤其是铁尾矿和有色金属尾矿利用率更低,大大滞后于其他大宗固体废弃物,已成为我国工业产出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低的废弃物。
尾矿大量堆存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土地占用等诸多问题。比如,矿石在选矿过程中加入的药剂会残留在尾矿中,尾矿所含重金属离子甚至砷、汞等污染物将随尾矿水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很多尾矿库超期、超负荷使用或违规操作,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多次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2008年“9·8”山西襄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溃坝造成270多人死亡。
“加快尾矿综合利用,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已迫在眉睫。”倪文教授说。据了解,我国矿产资源80%为共伴生矿,尾矿组分包括SiO2、Al2O3、CaCO3等非金属矿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存留于金属尾矿中,可生产硫酸、肥料、复合材料等多种化工产品或原料。《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攻克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尾矿综合利用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尾矿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化工行业在这个庞大的环保工程中大有可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主任陈延信、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张鼎昌认为,尾矿回收离不开化工技术的支撑,《规划》的出台为化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目前尾矿综合利用主要有尾矿再选、生产建筑材料、制造肥料、充填矿山采空区等途径。上世纪90年代,中钢集团安徽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曾将磁化尾矿加入化肥中制成磁化尾矿复合肥,并建成一座年产1万吨磁化尾矿复合肥生产装置。《规划》的出台将推动一批新技术的研发,确定了金属尾矿综合利用重点项目500~700个,总投资约540亿元。
这些技术包括钒钛磁铁矿型尾矿中残余钒、钛、铁及其他有价金属元素高效分离回收,白云鄂博型铁尾矿中残余铌、稀土及其他伴生金属元素高效分离回收等。同时将攻克生物技术回收有色多金属矿尾矿中有价元素关键技术,尾矿微晶玻璃生产过程中熔料控制、结晶控制及着色控制技术,尾矿中残余贵金属提取过程中氰化替代技术,尾矿胶结充填用低成本高效新型胶凝材料生产技术等。
目前很火的“石头纸”,主要原料为 碳酸钙,金属尾矿就是其来源之一。4月中旬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台湾龙盟环保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环保“石头纸”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以钼业集团的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石头纸。该公司发展规划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双方正在加紧论证,今年将启动这个尾矿综合利用项目。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尾矿综合利用前景可期。化工行业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尾矿治理,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充分享受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倪文教授建议。
与粉煤灰、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相比,金属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复杂、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60%左右,而金属尾矿堆积总量至少80亿吨,利用率不到10%,尤其是铁尾矿和有色金属尾矿利用率更低,大大滞后于其他大宗固体废弃物,已成为我国工业产出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低的废弃物。
尾矿大量堆存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土地占用等诸多问题。比如,矿石在选矿过程中加入的药剂会残留在尾矿中,尾矿所含重金属离子甚至砷、汞等污染物将随尾矿水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很多尾矿库超期、超负荷使用或违规操作,对周边地区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我国多次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2008年“9·8”山西襄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溃坝造成270多人死亡。
“加快尾矿综合利用,将废弃物转变为资源已迫在眉睫。”倪文教授说。据了解,我国矿产资源80%为共伴生矿,尾矿组分包括SiO2、Al2O3、CaCO3等非金属矿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存留于金属尾矿中,可生产硫酸、肥料、复合材料等多种化工产品或原料。《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攻克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尾矿综合利用重大关键技术,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尾矿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化工行业在这个庞大的环保工程中大有可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主任陈延信、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张鼎昌认为,尾矿回收离不开化工技术的支撑,《规划》的出台为化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目前尾矿综合利用主要有尾矿再选、生产建筑材料、制造肥料、充填矿山采空区等途径。上世纪90年代,中钢集团安徽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曾将磁化尾矿加入化肥中制成磁化尾矿复合肥,并建成一座年产1万吨磁化尾矿复合肥生产装置。《规划》的出台将推动一批新技术的研发,确定了金属尾矿综合利用重点项目500~700个,总投资约540亿元。
这些技术包括钒钛磁铁矿型尾矿中残余钒、钛、铁及其他有价金属元素高效分离回收,白云鄂博型铁尾矿中残余铌、稀土及其他伴生金属元素高效分离回收等。同时将攻克生物技术回收有色多金属矿尾矿中有价元素关键技术,尾矿微晶玻璃生产过程中熔料控制、结晶控制及着色控制技术,尾矿中残余贵金属提取过程中氰化替代技术,尾矿胶结充填用低成本高效新型胶凝材料生产技术等。
目前很火的“石头纸”,主要原料为 碳酸钙,金属尾矿就是其来源之一。4月中旬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台湾龙盟环保纸(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环保“石头纸”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以钼业集团的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石头纸。该公司发展规划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双方正在加紧论证,今年将启动这个尾矿综合利用项目。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尾矿综合利用前景可期。化工行业应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尾矿治理,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充分享受国家的扶持优惠政策。”倪文教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