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世界稀土产销格局


来源:

当今世界,人口增长、能源和资源紧缺以及军事对抗等诸多因素推动和加快了全球产业革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稀土工业的发展。这场革命的核心是发展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对单一稀土产品等的迫切需求,导致世界稀土工业的原料供应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世界稀土产业近15年来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基本上一直呈上升势头。20世纪90年代全球REO产量已逾7万吨(生产能力大于10万吨,见表1),实际消费量约5.5万至6万余吨。美、中、日的年消费量依次为25000吨、15000吨和10000吨。在消费结构上,石油化工、冶金、玻璃陶瓷三大传统应用的消费比例不断缩小,而稀土高技术产品却以15%~20%的年增长速度迅猛增长,这就是当今国际稀土产业的现状。

表1. 世界各国矿产品的生产能力

国家 生产能力,吨REO 国家 生产能力,吨REO
------------------------------------------------
澳大利亚 11020 印度 3000
加拿大 1000 马来西亚 1500
南非 1000 斯里兰卡 110
美国 40000(不包括独居石) 泰国 5000
中国 50000 扎伊尔 70
独联体 9000 巴西 2200
------------------------------------------------
总计 119400

1980年以前,巴西、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都曾在稀土原料生产上各领风骚,到60年代中期美国才在稀土生产上居主导地位。从80年代起中国逐渐进入国际稀土市场,中国的崛起使世界稀土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将世界稀土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6.3%。在1980年到1987年期间,中国的稀土产量从4320吨(世界总产量的8%)跃增到25170吨(世界总产量的31%),并从1986年起在产量上超过长期处于世界首位的美国,从资源大国一举而成为全球第一的稀土生产国。但是1989年中国稀土产品冲击国际市场导致生产滑坡和滞销,为此1990年不得不采取限制出口的政策。1991年我国的稀土工业走出低谷,并由于国际市场稀土永磁、稀土储氢电池对轻稀土原料的迫切需要,使我国稀土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如日中天,从1995年突破40000吨的产量开始,在稀土的生产中保持了对美国的绝对领先地位。

目前法国在高纯单一稀土的生产上,日本在稀土深度加工产品的生产上亦居世界首位。世界稀土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估计包括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在内,全世界共有稀土生产厂家80余家,中国占50家以上(多为小厂),近年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以包头钢铁公司和甘肃稀土公司为核心的北方稀土产业基团,和以跃龙化工厂、珠江冶炼厂为核心的南方稀土产业基团。目前世界稀土的生产正在向跨国经营的方向发展,结合了原料、技术和应用市场的优势,提高了竞争力。

近年来稀土的国际消费市场仍以催化(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净化)、冶金、玻璃陶瓷为主体保持住相对稳定,这三大传统应用领域大约占稀土总消费量的90%,估计今后的增长速度不会太快,相反,占总消费量不足10%的稀土永磁体、荧光粉、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等新材料的应用却正在蓬蓬勃勃地高速增长。从国际市场及其变化看:

(1)消费混合稀土等稀土初级产品的传统应用占有比例开始缩小(见表2)。

表2. 1990年和1996年世界稀土消费的分配比(%)

1990年 1996年
消费量占有比 销售额占有比 消费量占有比 销售额占有比
------------------------------------------------------
荧光粉 3 37 4 40
永磁体 7 20 15 23
催化剂 40 16 35 11
玻璃工业 18 12 17 10
陶瓷 2 6 2 8
冶金 26 4 22 2
其它 4 3 5 6

(2)以消费钕、钇、钐、铕、钆等单一稀土为主的新材料、新用途,正按每年15%~20%的递增速度急步增长。从销售金额考虑,新材料的开发显然代表着当今稀土应用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由于这个领域使用高纯稀土产品,这就必将促进稀土技术水平、分析检测水平及产品标准的提高。

(3)传统应用在应用比例和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又另辟蹊径,呈现出新的活力。从1988年开始,冶金和催化应用又重新抬头。含稀土的铝、镁、铁合金及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简称汽车催化剂)等以新面貌、新用途出现,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如日本1990年汽车催化剂的产量达5677吨,稀土氧化物用量(占催化剂的7.5%)为426吨。美国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汽车催化剂稀土氧化物用量竟超过了10000吨,这是一个面对数亿辆汽车、极为庞大的市场。
推荐 8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